八大实举力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越往基层 越是艰苦 待遇越高
八大实举力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光明日报北京6月8日电(记者邓晖) 国务院办公厅8日向社会公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以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八项实举,力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此推动下,我国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中国330万乡村教师的待遇有望由此得到大幅提高。
《计划》提出,到2017年,逐步形成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为此,中央财政将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渠道,重点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计划》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记者梳理发现,尽管乡村教师在以往政策中频被提及,但此次《计划》在诸多难点上有所突破。
在最受关注的待遇、身份问题上,《计划》首次明确,全面落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并首次提出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其中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由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由省、县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
针对以往职称评审数论文、卡外语,导致众多乡村教师上升通道狭窄的问题,《计划》提出,职称(职务)评聘将向乡村学校倾斜,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此外,《计划》还强调,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为组织城市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提供制度保障;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并改革培训方式,采取送教下乡、顶岗置换等形式,解决乡村教师总体培训偏少、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计划》是在集中以往所有政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教师的精准发力。”教育部教师司司长许涛强调,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教育部将在下一步会同中央编办、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加强经费保障,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并予以公布。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
光明日报评论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今天正式公布。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乡村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一计划的实施将极大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以城乡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公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乡村教育则是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基本通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将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地区教育差距。
在教育发展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人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中国有13亿多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乡村教师则是乡村的灵魂,它对启迪智慧必不可少,对农村孩子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必不可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出台一系列加强农村教育的文件,极大改变了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被忽视,发展速度落后于时代进步。在一些地区,优秀人才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农村教师队伍出现“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情况。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须我们用更多的支持力量,吸引和鼓励优秀的教育人才到农村去。
教师甘于奉献的红烛精神确实值得赞美,但我们在赞美的同时,更要力争用实际的物质和政策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改革措施都是及时和有效的方式。这些措施可以较好保障乡村教师各方面合理待遇,提高职业吸引力,让他们安心扎根乡村,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计划》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乡村教师的政策,我们为此举措叫好,我们也期待不折不扣的执行。相信通过这些支持政策的实施,通过千千万万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的努力,我国农村教育的面貌就一定能够得到迅速改观,教育公平的远景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