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清理法规 编制立法规划

29.05.2014  15:11
   2013年是市四届人大开局之年。立法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如何实现科学化,进而引领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考量着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智慧。   201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着手将全市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并在清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届常委会任期内五年立法计划,并审议通过了《重庆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11件,市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迈出了科学立法坚实的一步。   全市法规大清理   要立什么法?如何立法?最重要的是需要对现行法规全面摸底掌握,对过去立法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   2013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与西南政法大学签订委托协议,开创性地引入第三方学术机构,对全市法规进行清理摸底。   西南政法大学组成6个项目组,动员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清理并提出了清理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合法性、适当性、实效性、技术性"为4个清理标准,对现行195件地方性法规进行评估,并找出其中与上位法矛盾的条款和提法,同时根据摸底情况,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未来立法提出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参与法规清理的一名教授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今后我国立法的方向是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慎立多修。而重庆直辖16年来,我市地方立法从无到有,也逐步形成体系。   在全国人大的指导下,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原则转变为慎立多修,注重管用有效。   而此次对法规全面清理摸底,就是我市科学编制立法规划,进而实现科学立法的首要一步。   据统计,通过此次对法规的全面"体检",西南政法大学建议"尽快修改"的58件地方性法规中,有34件被纳入了五年立法规划。   精心编制五年立法规划   在全面、系统、客观地盘点了直辖以来我市地方性法规的真实状况之后,市人大常委会编制了本届的立法规划。   在编制规划中,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法制统一、统筹兼顾,急需先立、成熟优先,立改并举、慎立多修"的原则,有序推进编制工作。   特别是在立项上,注重开门立项,拓宽意见征集渠道。先后征集到立法规划建议项目近400件次,其中收到代表立法议案、建议近100件。   在此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立项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开展调研,先后召开立项座谈会、专题协调会20余次,努力使立法规划草案汇聚各方智慧、形成有益共识。   最终,立法规划共安排五年立法审议项目44件、立法调研项目61件,突出了立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兼顾了各方面的立法需求。   加强技术手段应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法质量如何,最直接的评判是看法规实施效果如何。因此,立法后评估作为科学立法的重要技术手段,被市人大常委会逐步推广应用。   2013年,我市重点加强对《重庆市消防条例》以及《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4件关联性强的科技类法规开展立法后评估。   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参加了"法治重庆"调研,对京、川、浙等省市的地方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重庆市地方立法情况调研报告"等3个调研报告,为市委起草相关文件决议提供了参考。   在法规立项建议、法规草案的论证修改中,市人大常委会还综合运用论证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提高法规草案的质量。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情况"、"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等专题调研,为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杨冰)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