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崛起大项目——旅游业发展观察之一

10.10.2014  10:49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陈熹 通讯员 曹巧红 程芙蓉

  国庆节期间,恩施大峡谷游人如织。导游覃云霞嘶哑着嗓子,从早忙到晚。“没办法,游客太多了,但是我挣得也多啊。”她开心地说。

  覃云霞夫妻俩都在恩施大峡谷景区工作,一到节假日,便忙得喉咙嘶哑,腿脚发酸。

  和大多数深山里的年轻人一样,覃云霞曾在武汉打工,除去吃住,每月只能落个一两千元。“后来,景区招人,我看待遇不错,工作也对味,就留在家门口上班了。现在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块呢!”她指着不远处一座村庄说,“喏,那是我老公他们村,以前都娶不起老婆。要不是他在景区上班,才娶不到我呢。”覃云霞边咯吱笑着边说,眼角眉梢都是幸福。

  景区改变的,不仅是覃云霞这一对夫妻的命运。更多的人,因景区项目建设而获益。

  大项目建设刷新湖北旅游新版图

  曾几何时,旅游项目在全省项目建设中,不过是小打小闹。如今,旅游大项目建设在全省遍地开花。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旅游项目计划投资608.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1个,10亿元以上项目比去年增加32个,达到78个,50亿元以上项目22个,百亿元以上项目13个。

  各投资主体强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大手笔投入5个百亿项目:大清江项目立足于整个清江流域,整合恩施清江、黄金洞、坪坝营、清江画廊、柴埠溪等六大核心景区;大三峡项目串起三峡大坝、三峡云顶、三峡人家和平湖半岛;大隆中文化园项目加快建设三国智慧文化旅游目的地;大荆州项目将建一座与荆州古城相辉映的关公文化新城;大洪山项目全面带动鄂中旅游发展。在5个百亿级大项目的引领下,大洪湖、大九宫等重量级项目也在强势跟进。

  全省各地也将旅游项目当作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襄阳,襄阳古城、古隆中、鱼梁洲等“一城两文化”标志性项目进展迅速。保康九路寨、五道峡,南漳水镜古镇,老河口中华梦幻谷国际养生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13年,全省竣工旅游项目12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占竣工项目总数的32.23%。清江画廊、三峡人家等一批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宜昌北纬三十度岛、孝感烟波台生态旅游农庄、恩施女儿城景区等建成开放,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换乘中心和高档次旅游饭店建成营运。全省在建旅游项目365个,总投资4344.89亿元,同比增长52.18%,创历史新高。

  随着大项目陆续竣工,一批新看点精彩亮相,我省旅游版图为之一新。

  项目资金从何而来

  608.14亿元的项目建设资金,怎么来的呢?

  从依靠政府主导推进项目,到如今社会投资占主导地位,我省引导全省旅游多元化投资,成果显著。

  2013年,全省完成的211.17亿元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达158.5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5%左右。民资投入的旅游项目,遍布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各个领域。以大连万达集团、广东碧桂园、广东长鹿集团、湖北丰泰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都加大了我省旅游开发力度。

  近年来,我省发挥财政旅游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旅游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作为我省国有投融资平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通过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平台功能,用有限的资本去撬动民营资本,聚合社会资本,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放大效应。目前,5个百亿旅游项目,已经完成总投资11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00多亿元。

  鄂旅投总经理刘俊刚介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靠不断深化与民营企业的合作,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形成“谁专业、谁主导”的运行机制。比如,打破“国企是老大哥,股份占大头”的传统思维,完全遵循市场规律,入股形式灵活多变。鄂旅投与北京山水盛典合资成立楚天山水公司,就是对方占股65%,由民企掌握控股权,提高了经营积极性。

  项目建设助推脱贫致富

  恩施营上村的向素珍祖辈都是农民。2008年,她从涌进深山的游客中嗅到了商机,开了一家农家乐。如今,向素珍的个人年收入已从2008年的2万元增至12万元,还在恩施城里买了套160平方米的房子,一家老小都进了城。“她是怕露富,一年赚几十万肯定没得跑。”一旁的村支书哈哈大笑说。

  恩施大峡谷核心区所在的营上村、木贡村、前山村,过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通过景区的开发建设,有400位村民直接在旅游公司就业,1000多位村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景区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超过70%,三个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跃居全市前列。

  靠着好山好水好风光就能致富吗?那可不一定。

  多年前的恩施大峡谷,养在深闺人不识,如今,靠着大项目的建设,提升景区的档次,游客量快速增长。2010年开始,每年的旅客接待量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景区为当地贡献税收2500万元,带动恩施市沐抚镇餐饮住宿、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以及房地产、客运等产业蓬勃发展,该镇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名镇、经济强镇。

  我省“五级联创”体系,推动全省农家乐遍地开花,带动更多农民致富。截至去年底,我省“五级联创”体系共筹集使用资金4.8245亿元,打造成功18个旅游强县、13个旅游名镇、97个旅游名村、13个旅游名街、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319个高星级农家乐。据统计,通过“五级联创”带来的旅游经济收入,已占全省总旅游经济收入的20%,3年内直接带动就业35万人,农民人均年增收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