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山水变身绿色银行

08.06.2016  11:10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陈熹 通讯员 曹巧红 程芙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变风景为发展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我省探索全域旅游,让荆楚大地处处“点绿成金”。

 

点绿成金,山山水水变财富

 

杨梅古寨风景区火起来了!

成片的杨梅树林、七彩斑斓的花海、古色古乡的吊脚楼、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数百位游客与媒体代表一睹芳容。大伙对这个地处恩施州来凤县的深山景区赞不绝口。

而在3年前,这里还是偏僻村落,村里人守着美景却浑然不觉,纷纷外出打工。2013年,来凤县投资近亿元,建设城区通往景区的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置,彻底改变了古寨的面貌。

在恩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该州以恩施大峡谷作为引爆点,把全域作为一个大景区,全领域规划、全方位打造,形成了地质科考、民俗文化、生态乡村、山地康体、硒游养生五条旅游环线。如今,恩施城乡处处是景点,游客数量逐年递增。

和恩施一样,全省各地纷纷探索全域旅游之路。

目前,我省已确定恩施、神农架、仙桃、黄陂、铁山、远安、秭归、长阳、麻城、罗田、红安、赤壁共12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此外,还确定了襄阳南河镇、宜昌夷陵区等2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按计划,这33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用2至3年,为全省探索经验。

 

处处是景,全产业链融合

 

摆脱门票经济,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全域旅游,不仅提升旅游产业,而且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全业融合有新突破——

武汉市黄陂区利用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等特点,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物流、影视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置换替代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以及面源污染较重的传统农业项目,发展工商旅游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一批各行各业的民营老板纷纷投资旅游景区,将主业转向旅游。

城乡建设有新面貌——

按景区标准打造乡村,乡村自然更美。宜昌市夷陵区将旅游规划与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无缝对接,一个个美丽乡村脱颖而出。“全国旅游名镇”三斗坪、“中国最美小镇”邓村,“宜昌城郊生态第一村”官庄、“三峡奇石文化专业村”兆吉坪等一批特色乡村,成为旅游目的地。

推行“三边三化”建设,英山县变美了。路边、垸边、水边,必须美化、绿化、洁化,改圈、改厨、改厕,英山经验引来一批批全国旅游业同行学习。

省旅游委主任钱远坤说,打造全域旅游,是践行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新理念的生动实践。

 

精准扶贫,旅游业释放潜力

 

在全域旅游带动下,致富效应日益显现。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699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5%;实现旅游总收入571.35亿元,同比增长12.38%,各指标好于预期。

旅游收入的增加,带富了一方百姓。

杨梅古寨所在的黄柏村、石桥村共3000多人,2012年,两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827元、4751元;吃起旅游饭后,去年人均收入分别为7719元和7746元。

精准扶贫,旅游的力量不可小觑。

在恩施,当地先后探索出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养生度假型、创业就业型、产业融合型等旅游扶贫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区域内群众在旅游岗位就业、为旅游产业服务、分享旅游成果。目前,全州旅游业覆盖110个重点贫困村,建成80多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2000多个星级农家乐,每年直接带动30多万人脱贫致富,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每年旅游领域直接投资超过30亿元,旅游扶贫5年累计减贫76.2万人。

在黄陂区,一大批农民吃上旅游饭,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间接就业达25万人。涉及旅游产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景区周边50多个村从过去的贫困村跻身成为全区最富裕、最美丽的山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