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套生态教育校本教材正式发行(图)

23.11.2016  17:02
全国第一堂生态教育的实验课开讲。 西轩 摄 学生在生态教育实验课上查阅资料。 西轩 摄 全国第一套生态教育校本教材《生态好市民》正式发行。 西轩 摄

  中新网宜昌11月22日电 (记者 郭晓莹)11月22日上午,全国第一套生态教育校本教材《生态好市民》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正式发行,全国第一堂生态教育的实验课同步开讲,全面拉开了该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生态市民教育的序幕。

  《生态好市民》教材分为幼儿园版、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和初中版,比较系统地普及了生态理念、知识、技能、习惯和文化,充分地体现了生态治理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材将免费发放给宜昌市西陵区所有学生,实现中、小、幼学生全覆盖。

  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局长席群英表示,将以此教材为重要载体,通过“学校+基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环保志愿行动”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辐射家庭,带动社会,促进生态市民建设。

  当日开设的“生态好市民第一课”主题为《长江清清在我心——治理长江的白色污染》,不仅有师生的积极互动,更有“三峡蚁工”代表现身说法,辖区内六年级学生同步观看了公开课实况。

  据了解,宜昌市西陵区已将“生态好市民”教育纳入学校、幼儿园课程体系中,明确了每个阶段的课程安排、目标与内容,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是开设该课程的终极目标。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担负着保证一库清水、保障三峡工程、保护万里长江的特殊使命。今年初,由宜昌提出和推动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战略,成功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市以生态守护、生态产业、生态金融、生态公民四大主题工程,推进国家战略落地实施,首创了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

  宜昌市西陵区委书记卢斌认为,城市文明的提升、“生态市民”的建设,都要以提高人文素养为着力点,要把“”作为生态治理的中心和原点,突出“人本链条”,融合贯通个人的行为链与自然的生态链。西陵区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生态市民”成为全区上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共识,努力构建“全员、全域、全天候”的生态市民建设格局,全面形成“人人争当生态市民、时时参与生态建设、处处形成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人是生态建设中最微观、最重要的基础,抓住了人就是抓住了源头,抓住了根本。”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蒋天文表示,宜昌市西陵区创新开发生态教育校本教材,开设生态教育实验课,以为原点推动生态建设,在生态治理层面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