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大城文明创建的武汉之路

28.02.2015  12:18

  (长江日报记者 李晓萌 张隽玮)年味还未散尽,城市已重现人们忙碌的身影。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武汉,正开始“万亿倍增”的新一轮发展。

  经济发展尚非这座城市的全部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取得历史性突破。

  羊年首个工作日,市委常委会的新年首议: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翻开新一轮发展史册的武汉,将以更加浓墨重彩的笔触,书写文明筑城记。

   大武汉复兴的应有之义: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

  “武汉,每天不一样!”去年新鲜出炉的这句武汉城市口号,生动诠释着新时代武汉的惊艳蝶变。这一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全市最为重要的两件大事:确保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现在,这两件大事都已告成。

  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武汉两翼齐振。文明的呼唤是伴随经济快速前行的脚步而强大起来的。快速发展中,一系列矛盾与挑战也在叠加——

  审视眼前:大建设中的武汉,如何更好地度过这段“阵痛期”?大发展中的武汉,如何更好地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瞩目长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描绘武汉2049远景宏图,一流的城市文明是应有之义。

  梳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发展命题,寻觅求解答案,“文明”两字跃然而出。文明,堪称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研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20多项测评指标是对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全面检阅。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武汉自2002年以来持续为之努力。12载矢志不渝,文明建设早已融会在武汉发展脉络中,成为一种城市自觉。

  2014年,适逢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申报考评年,武汉再次发起冲刺。下定决心、全力以赴、背水一战、决战决胜……这座城市对文明的孜孜追求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如果我们不下定决心,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就对不住武汉这座伟大的城市,对不住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也对不住我们所在的岗位”,一语重于千言,只因文明,以及标示文明水平的创建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大武汉复兴的必备标准。

   特大城市文明建设的特色之路: 

   向问题宣战落细落小落实      

  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版图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在国家新的城市分级标准中,武汉是中部唯一有资格候选“超大城市”者。

  一座城市如同一个家庭,大自有大的难处。大则易粗,快则易躁。大武汉正在大建设,大建设有“大动静”,在建工地就达1万多个,创建文明城市,观感上就难度不小。

  迎难而上,武汉探索走出了一条特大城市的文明建设特色之路。

  创建文明是宏大课题,武汉“化繁为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向一切不文明现象宣战。2011年掀起治庸问责“武汉风暴”以来,我市每年根据市民呼声确定十个突出问题,由分管市领导、责任单位“一把手”公开承诺整改,并走进电视问政直播间,就践诺情况接受市民考问,一批难点问题被攻克的同时,政治文明新风在树立。通过日常明察暗访、市民投诉等渠道查找出来的更多问题,第一时间传达到责任单位,督促限期整改,严格追责问责。

  在细处下功夫:每项工作都勾画更精准更细致的行动路径,落细落小落实。减少建筑工地扬尘,全市所有施工现场执行“八不准”,2000余台渣土车纳入视频监控,严查严罚渣土抛撒;应对交通拥堵,特警、巡警、民警都来援手交警,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全部上路疏导交通。

  建章建制:跳出不文明现象整治又反弹的怪圈。武汉市民之家建成全国最大“政务航母”,实现市级43个部门、15个区464个部门的4368项审批事项“一网式”运作、“一站式”审批,市民办事只进一个门,这是方便;所有部门窗口在市民眼下办事,这是监督,也是比拼。去年,我市率先公布“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审批流程、承诺时限达到全国最优。

  虚功实做:直面“搞形式主义”的质疑。当必要的形式在坚持中演变为自觉的习惯,形式就有了坚实的内涵支撑。在全市各主要路口,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劝导市民文明过马路。一位负责值守路口的志愿者体会深刻:“起初我们常被别人呛声‘管闲事’,现在不仅乱穿马路的现象少了,还经常有人帮我们劝说不守规矩的行人。

  近期,我市《关于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将正式出台,文明建设工作不但不会偃旗息鼓,还会在各区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中进一步增加权重。

  今年,武汉首次提出的“让城市安静下来”城建新理念,赢得各方好评。大建设“投入不减、力度不减”,但将“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市民意愿”。以“安静”为目标的转型发展,是大武汉向现代文明城市更高境界的努力进发。

   中心枢纽城市的应尽使命: 

   城市文明在这里滋养又从这里发散

  清晨,武汉天河机场,穿过微露的晨曦,飞机已直冲云霄。这里位列全国八大枢纽机场,每年14万多架次的飞机起降,31条国际航班直飞全球三大洲。

  再看武汉火车站川流不息的人群。以武汉为圆心的4—5小时高铁圈,直达全国22个省会城市(含直辖市),辐射大半个中国。

  扼守中国地理天元之位的武汉,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正日益巩固提升。

  “中心”武汉,担当的使命其实远远不限于此。这座特大枢纽城市吞吐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每年出入境人数百万以上,近2万外国友人在此长居。灿烂多样的文明在这里汇聚、滋养,又从这里向全国乃至全球各地辐射、发散。

  交通枢纽之城也应是文明的枢纽:

  去年9月,天河机场开启“礼让后排”文明登机试验,倡导后排乘客优先登机,你挤我抢、廊道拥挤的尴尬场面不复存在,中外游客纷纷点赞。

  东湖边,汉秀剧场和万达电影乐园两大世界级文化地标落成,国内外名流慕名前来;月湖畔,国际水准的琴台音乐厅和琴台大剧院,让中外知音在此相会;武汉网球公开赛,汇聚全球顶级球星在汉挥拍竞技。我市同步开展文明观赛、观演等文明礼仪培训,让海内外嘉宾感受这座城市的文明气质。

  出门在外的武汉旅游团,响应我市首创的“旅游奖文明活动”,吃自助餐人走盘净,坐过的旅游车上片纸不留。

   大爱之城”的基因积淀: 

   一城好人”托举道德高地  

  昨日江城,凄风冷雨。位于汉江江滩的崇仁路水上安全志愿者值守基地里,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们仍坚守岗位。1公里开外的王家巷码头,就是他们的队友陈忠贵去年10月25日勇救落水青年而牺牲的地方。

  人们早已习惯用“半城山水”来形容武汉自然禀赋的优越,如今更喜欢以“一城好人”来称赞武汉这片道德高地。

  吴天祥、黄来女、王争艳、孙东林、董明、杨小玲、刘培、刘洋……耳熟能详的名字,8位全国道德模范,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武汉还涌现出49位中国好人、12位感动中国人物、1位最美志愿者个人和1个最美志愿者组织、5位全国优秀志愿者、2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居同类城市前列。

  热情善良、重信守义、豪爽豁达、坚韧执着——这些武汉人的精神特质,源于建城3500年深厚文化基因的积淀。楚国唯善为宝,构成了武汉城市底色;明朝商业发展,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一诺千金”的文化;大江大河、山河洪荒,让武汉人懂得坚韧豁达的重要;冷热分明的气候,塑造了武汉人直爽热情的外在性格。

  好人在武汉受到的尊重和礼遇,印证了这座“大爱之城”对文明的美好向往:设立“爱心银行”,以“爱心积分”换服务的方式,给予那些做好事不图回报的志愿者更人性化的回赠;长江边规划建设中的城市英雄广场,将为那些对武汉作出卓越奉献和伟大牺牲的平民英雄塑像立碑;“抢修哥”、“航标哥”、“纸条姐”等“”、“”的故事,被素不相识的网友记录并发帖赞扬,被媒体争相报道。

  如今,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武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更润物细无声地闪现在你我身边。寒冷冬夜,粗心车主回家停车时忘记熄火,附近的值班员工替他守了一夜的车;“的姐”掉了一袋现金,捡到钱的公交司机“连环追逐”物归原主……温暖人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不一定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武汉人!

   千万市民的同频共振 

   全民共建共享幸福武汉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建设文明城市,将武汉市民的万千频率调至同一频率。同频共振中,大家共建共享着这座城市的幸福与美好。

  生活在武汉三镇的人,切身感受着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3年来,155.5万平方米破损道路得到修复,285家农贸市场被改造升级,市长专线及时转办率达到100%,新开道德讲堂活动6000多场次,全市90%以上的餐饮企业、学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参加到“文明餐桌”活动中;困难群体低保全覆盖……

  在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以“清垃圾、建设施、拆违建、保长效”为重点,100个城中村、99个城乡接合部得到了环境综合整治。在社区,按照“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的标准,实施社区惠民项目。在乡村,所有建制村实现通水泥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累计解决22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品尝到文明果实的市民,凝聚起更强烈的共识,投身于更积极的行动。整治机动车“加塞”等交通乱象,市民纷纷加入“加塞抓拍”曝光活动。在路口、站台、窗口单位、居民小区,各行各业志愿者接力演绎着文明故事。

  目前,全市各类文明志愿者已达106万名,平均每10名武汉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文明已成为一种城市新风尚,从一个人传向一群人,通过一群人感染一城人。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