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全国图书编校大赛获二等奖三项
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的结果近日揭晓,文学院2017级编辑出版学的三支参赛团队均斩获学生组纸质类模拟书二等奖。
编辑出版学1701班共派出四支参赛队伍。从去年8月开始,经过三个月初赛、笔试、决赛演讲、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欧光明、唐琴箫、谢非的作品《汉衣未央》,凌端、杨芸霖、王吉儿的作品《她们知道我来过》,彭小铎、武婷、唐诗聪的作品《江城》均获得全国学生组二等奖。
大赛期间,编辑出版学参赛学生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学习积累与实践。从选题策划、组稿、三审四校到付梓成书,从知识积累到高强度的复习与记忆,再加上演讲答辩训练环节,紧张的三个月时间里,三个团队的九名成员都不敢放松,对每个环节进行反复斟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各位老师在这段时间里为学生们提供鼓励与指导,尤其是参赛作品指导老师张琦,带领团队共同完善作品,并多次进行答辩训练。
2017级欧光明、唐琴箫、谢非三名同学的小组作品《汉衣未央》聚焦传统汉服在现代社会的复兴问题。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特长,协作完成图书作品,力图深度挖掘汉服文化,展现汉服之美。欧光明说:“这次比赛提高了我们的抗压与应变能力,达成了知识的快速积累。”
据悉,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编辑学会、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北京印刷学院协办。大赛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学生组大赛共收到了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近2000余份作品,共计6000多人参赛。参赛作品分为纸质书和电子书两大类别,最终共有48部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附:获奖作品介绍
《汉衣未央》
《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自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华夏民族的服饰便已承载了比保暖蔽体更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中国灿烂悠久的服饰文明需要我们了解、传承并且珍惜。
本书正是通过解读汉衣冠文化系统,以期更好地传承中国服饰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从史的线索入手,描绘汉衣冠文化的起源、兴起、繁荣、衰落与复兴,重点从纹饰、颜色、样式三个层面解读汉元素与汉衣冠文化的渊源,并在书中呈现了汉衣冠文化传承现状。
书籍装帧设计大气典雅,既适合对汉服文化感兴趣的中国读者阅读,也适合作为外向型图书向外国读者进行推荐。春风舞动,人面如花。那一道轻纱妙影,回眸一笑,动静之间,衣裾渺渺,广袖飘飘。这一刻,天地间的所有美都集于在这汉衣冠中,成为绝响。
《她们知道我来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牵引着千千万万的仁爱之心。百善孝为先,弘扬孝道精神,便要关爱老人,真正理解老人。本书正是通过散文再现作者与高危老人十年相处的生活趣事,将关爱老人的点点滴滴融入其中,将笔触聚焦于临终关怀这一值得重视而又往往被忽略的领域。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辅以多种情感角度的书信和老人的自画像明信片,逐步展开与众多老人相处的生活图卷。书籍装帧设计新颖别致,既有黑白色彩对生死的隐喻,又有彩色象征老人对温暖关爱的无限期待。“她们是世上的宝贝,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自己。”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整个生命,关爱未来的我们。愿此书能唤起社会对养老问题的更多关注,唤醒我们对老年人的更多关爱,愿每位老人的晚年生活都能被爱包围。
《江城》
武汉,依水而生的城市;长江,孕育城市的母亲。从城与江,再到人与水。漫长的时光中,这段关系不断渗透、不断深入。在武汉这座名为“江城”的城市,长江浸入了它千百年生活的各个缝隙。出生之际以长江之水洗礼,离去之时望长江水兴叹。长江水承载着这座城市每一次生息吐纳。
本书主要讲述占据长江重要地理位置的城市——武汉,与长江的“恩怨情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地理、历史、民俗、文学来诠释人与水,城市与河流的关系。水贯穿人与城的发展,见证着城市的悠长历史,也见证着人的漫长一生,又见证那些与水相关的民间风俗,与水相伴的文学情怀。长江是中国的一条河流,一个代表,一个象征。古往今来,长江都与中国紧密相连,人们总喜欢用宏大的视角来看待被冠上无数美誉的长江,来夸赞这雄伟壮观的中华长河。本书则以武汉这个地道“长江人”的视角来看待处于武汉这一地段的长江流域,用理性的态度诠释武汉与长江感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