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刘道玉:让校园成为智慧园
《光明日报》决定创办《文化校园》版,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举措,对于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创新和创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将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一个老年教育工作者,我以极大的热情点赞这个新的创意,并对《文化校园》的创刊表示最衷心地祝贺!
根据《西方教育词典》的诠释,校园是指“学校、学院或大学的场地,与周围附近地区相区别。”很明显,这里是指有形的校园,其实文化校园,就是无形的校园,它比有形的校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提到文化校园,自然涉及到文化的含义。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似水,刀劈不断;文化是江河,昼夜不息的奔流;文化是灯塔,指引航船驶向彼岸;文化是观念,犹如人类精神原子弹,虽然它不能改变什么,但它能够改变人,而人可以改变世界。
5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是纯朴、宁静的,是一片圣洁的学术园地。我是50年代初的大学生,正赶上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每个同学都心潮澎湃,有的发誓要当中国的牛顿,有的立志要做门德列耶夫,有的女同学要做中国的居里夫人,而我的梦想是要做一个“诺贝尔式”的发明家,可以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理想,那时的校园就如一个“梦想剧场”。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推翻了“两个凡是”,出现了思想大解放,从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武汉大学一马当先,争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那时,武大创办了一个“快乐学院”,实际上也是一个多学科的讨论会。会员都是一些想成为“九头鸟”的学生,大有舍我其谁的超级自信。每个星期三晚上,他们雷打不动,自发地聚集到学生会的会议室,与会者都带着各个学科的前沿问题,以探讨真理为快乐;也有人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且抱着追求不一致为快乐;讨论不拘一格,往往是一个人主讲,而后群起而攻之,以刁钻的问题使讲演者下不了台为快乐。在这个社团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从中走出了众多的哲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美学家、作家和企业家。那时,以“快乐学院”为标志的学生社团多达400多个,其氛围就体现了文化校园面貌。
人类已经进入到21世纪,大学的文化校园必须与时俱进,应当赋予它崭新的内容。大学校园不仅仅只是书声琅琅的校园,而应当成为富有理想者的智慧园;也不能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而是要解放他们的个性,启迪他们的智慧。那么,怎样才能使学校的校园成为智慧园呢?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曾经有过不少智慧园,公元前387年创办的柏拉图学园,就是一个智慧园,在办学的900年间,曾经培养出了大名鼎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天文学家哥白尼、数学家欧几里得等巨擘,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成就和影响,都可以彪炳千秋,也是任何其他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望其项背的。
那么,就大学而言,作为智慧园的校园应当具备哪些特征呢?首先应当是开放的,校园不再是属于一所大学,应当为一些渴望学习和追求真理的人们进行旁听和游学提供方便;大学校园也不能局限地域和国界。三年以前创立的美国密涅瓦(Minieva)大学,其办学理念和模式都是不拘一格的。它没有校园、没有教师、没有考试、不收学费,而是采用复古式的游学制。在四年的学习期间,每个学生要到7个国家的大学游学,他们借用世界主要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游历中学知识、长才干、增智慧。不言而喻,以这种模式培育出来的人,必定是富有创造性的国际通用人才。
其次,必须重建教育价值观,从知识游戏规则转向智慧游戏规则。教育不再是为获取高分、高学历和高学位,而是呵护童年,解放个性,启迪智慧,享受创造的乐趣。唯有这样的人才,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也才能救赎危机四伏的人类社会。
再次,创新应当成为智慧园的圭臬。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应当成为每个师生的自觉行动。一个创新的文化校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创新的风气浓郁,大学生们不仅谈论创新,而且身体力行地践行创新;第二是形成了创新氛围,崇尚冒险,宽容失败,人人以创新为荣。第三是校园中创新实体遍布,既相互竞争又通力合作。当人们内心都有创新的冲动,创新成为每个人朴素的情愫的时候,创新文化不仅形成了,而且已经步入高境界了。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智慧园,相信杰出的人才在这里将会茁壮地成长!
(作者系武汉大学原校长)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1/12/nw.D110000gmrb_20160112_4-14.htm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1月12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