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劲吹健身风 湖北体育“跨越进位”正当时
初秋傍晚,凉风习习。武汉市江夏区市民休闲活动中心广场人头攒动,健身操、太极拳、交谊舞、广场舞,中老年人沉醉其中;踢足球、打篮球,青少年挥汗如雨;广场空地上,一群七八岁的孩子正在学习韵律舞。在他们身后的江夏体育馆,首届“极目楚天舒”全民健身系列赛事即将拉开帷幕。面对这火爆的健身场景,坚持锻炼了十多年的陈阿姨高兴地说:“现在和我一样健身的人越来越多,我感觉越活越年轻了!”
五年来,荆楚大地劲吹健身风,汇成一幅全民健身与健康湖北深度融合的宏大画卷。
草根进全运全民健身对接健康湖北
2013年12月1日,《湖北省全民健身条例》正式实施。今年1月,湖北推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成为全国三级政府率先出台《实施计划》的省份之一。
围绕健康湖北建设战略,我省在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上迈出新步伐。以汉马为代表的“湖北概念马拉松”享誉全国,“时尚假日”、“极目楚天舒”、“振兴三大球”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丰富多彩。其中涌现出的部分好手,还代表我省参加了第十三届全运会15项群众项目比赛,取得了7金6银3铜的优异成绩。
去年年底,神农架林区下谷坪乡民族学校进行的“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捐赠活动为该校送去了价值2万元的足球、象棋、跳绳等体育器材设施,“有了这些体育器材,就算大雪封山,我们的体育课也不会单调了!”大山里的学生们乐翻了天。
据统计,截至去年,全省有各类体育设施79347个,有体育设施的行政村达到92%,社区体育设施基本全覆盖,全省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国民体质达标率92.7%,人均场地面积达到1.29平方米,全省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12万多人,各项数据较之五年前均有显著提高。
奥运续辉煌新老交替后浪推前浪
“十二五”期间,我省竞技体育精兵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稳步推进,“抓全运、促奥运”的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去年的里约奥运会,我省19岁小将刘蕙瑕搭档陈若琳,夺得女子双人十米跳台冠军,延续了我省自1984年中国恢复参加夏奥会以来“届届见金”的辉煌。
今年的天津全运会,“中国蛙王”闫子贝摘下男子100米蛙泳冠军,这是我省男子游泳在时隔52年后,在全运赛场再次夺金。
决战津门,我省体育代表团在竞体项目中获得16金15银17铜,在实现“跨越进位”目标的同时,一批小将凭借其亮眼表现已成我省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被外界誉为“中国蛙王”的闫子贝未满22岁,跳水小将昌雅妮、游泳小将艾衍含都只有15岁,在射击赛场带来惊喜的程智鹏仅仅19岁……
建设体育强省,职业体育必须要成为引擎和龙头,这五年来,湖北同样成绩喜人。
2014年,李娜澳网夺冠,第二次捧起大满贯奖杯,开创了亚洲网球历史新纪元。
去年底,武汉安心百分百俱乐部勇夺中国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冠军,这是中国实行体育职业化改革以来,我省在奥运项目的顶级职业联赛中夺得的第一个总冠军。
体育大产业场馆开放打造“湖北模式”
“兄弟们,周末约场球?不打满两个小时不准走啊!”在微信群得到肯定答复后,家住汉阳的小王在“去运动”APP上熟练地预订了次日武体中心的羽毛球免费场地。
从2014年试运行至2016年底,“去运动”APP与610家体育场馆签约免费低收费开放协议,注册用户达60万人。目前,每天有近10万省内居民通过“去运动”预订场馆,享受由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
“十二五”期间,作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全国首批试点,我省基本形成“以公共体育服务为重点、以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为支撑、以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场馆开放“湖北模式”。荆州的“场校合作”、体育行政执法的“十堰模式”、新华路体育中心等都成为了样板。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46号文件下发,次年我省出台《实施意见》,我省体育产业发展进入高速期。经统计,2015年我省体育产业规模达719.05亿元,实现增加值325.67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上年的0.78%猛增至1.1%。
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体育场馆的国标硬件,也给湖北带来了更多的国际性赛事,这其中既有国足世预赛和WTA武汉网球公开赛,也有田径和羽毛球亚锦赛,更有2019年将要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和男篮世界杯。
正在内蒙古举行的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简称“两博会”)上,我省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湖北大别山主峰体育旅游景区、神农架野人五项户外体验线路、荆门爱飞客飞行大会、第六届武当国际演武大会等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有望获奖。以“荆门爱飞客小镇”、“洈水汽车露营地”、“李小双运动城”、“77号公路”为代表的湖北体育产业文化品牌,将进一步在全国叫响。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站在体育强省建设的新起点,湖北体育事业正加快脚步,不断前进。( 邹浩 童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