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校学籍可在网上借款5万? 专家:需谨慎

18.09.2014  13:42

  “只要在这个网站上登记学籍,即可借款了。”昨日,武汉一高校学生咨询本报记者,称有网站专门针对高校学生“贷款”,不知有没有风险。对此,武汉本地银行人士建议,大学生要慎重对待,谨防遇到陷阱或损害个人信用记录。

  P2P网贷盯上在校生

  小高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由于要找工作,他打算包装一下自己。但手里没钱,暑假打工挣的一两千元,远远不够包装的费用,家里和周围的人也帮不上什么忙。恰巧,他外地一同学告诉他,可以在网上借钱,只是要支付利息。“这样借钱靠谱吗?”看过网站介绍后,他发现只要登记自己的学籍,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能申请到贷款了,几百元都可以,最高可借到5万元。

  昨日,根据小高提供的网址,记者登录了几个网站,发现这些网站其实就是P2P网贷平台,只不过,服务对象都是针对在校学生。“我要换个手机。”记者查询这些网站上的标的,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借钱消费,比如购买电脑、手机,甚至借钱是为了出去旅游,还有少数是寻求资金创业。

  网站资料显示,成交数量还不少。其中一家网站提供的数字显示,他们已向全国各地高校5万多名学生提供了服务。

   专家:学生网贷有风险

  没收入来源,有的甚至还未成年,参与这种借贷,高校学生会不会有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昨日,多家银行的信贷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对这类借贷,大学生要谨慎而为。“首先是资金的高成本。”有业内人士举例说,以一家网站声称的月息0.99%计算,如果不算复利的话,年利率也差不多是12%了,这个借款成本并不低。

  而记者还在多家网站上看到,学生借款的年利息最高达到了24%,这意味着,1万元借1年要还2400元的利息,也就是法律规定的合法借贷上限了。“另外,这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征信记录。”对此,律师黄勇介绍,虽然目前P2P平台还未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但如果由此产生纠纷并进入了诉讼程序,同样是会影响个人信用的。此外,大学生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而投资也有风险。“网络申请贷款必定要提交很多个人资料,也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黄勇提醒,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消费观尚未成熟,对贷款消费尤其要谨慎。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