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村支书近九成由能人担当 带动群众走上致富路

24.03.2015  12:02

  湖北日报讯 (记者夏永辉、通讯员都正阳、王承鼎)放大能人效应,方能加速贫困山区奔小康。昨悉,保康县共有222名能人担任了村级党组织书记,占全县行政村支书总数的86.4%。

  保康县委组织部统计,目前该县共有村“两委”干部987人,其中能人村官611人;能人中,致富带头人425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创业者103人,大专以上毕业生及转业退伍军人38人,机关事业单位返乡及技能人才45人。

  保康县地处荆山腹地,是全省脱贫奔小康的重点县,现有贫困人口8.5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38%。部分村级组织涣散,干群矛盾突出。“实施能人治村,就是要发挥能人的精神区位领先优势,让他们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实现强村富民目标。”县委书记叶丛介绍。

  近年来,保康县对能人返乡“给帽子、给地位、给荣誉、给资源”,并下放矿产开发、水能发电、景区开发等资源经营权,明确赋予村支书依法履职、先行先试的权力,吸引了大批人才回村任职。2013年,身家过亿元的保康首富梁清泉回乡,担任马桥镇马桥街村支书;同年,拥有法国双硕士学位的海归青年章景志回乡,担任寺坪镇庹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县公安局副科级侦查员李德新脱下警服,担任后坪镇前坪村支书;2014年,黄堡镇原林站副站长高茂华返乡,担任水田坪村支书。据统计,仅马桥镇一地,就有18位百万富翁到村任职。

  “关键是让村民富起来。”作为能人被选任黄堡镇黄龙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彭向伟说,村民穷是因为没有找到致富路子。为此,他带头养蚕、养鸡,给村民作示范。在村委会支持下,他还创办了保康县惠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目前,黄龙沟村栽植桑树10万多株,桑园规模扩大到100亩,120余户村民走上养山鸡的致富路。

  县政府统计:实施能人治村战略后,各村共计成立了“能人+合作组织+农户”等各类共富组织220多个,带领山区群众发展有机茶、烟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36万亩,辐射带动了近12万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链接

   激发细胞活力

   ——保康能人治村观察

  记者夏永辉 通讯员都正阳 王承鼎

  催生返乡动力

  “能为群众做些实事,才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昨日,49岁的保康首富梁清泉如是感叹。

  2013年前,梁清泉还在襄阳市襄城区余家湖工业园办企业。受邀回乡担任马桥镇马桥街村支书后,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人光有钱,并不意味着有出息;能为群众做些实事,才有社会地位,让自己更受尊重。

  “只有打好了感情牌、荣誉牌、政治牌、资源牌,能人才有回乡的动力”,县委书记叶丛介绍,大力推动能人回村任职,要从体制层面加以保障。

  对于能人回归,该县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给予待遇保障。对干出成绩、群众公认的村支书,保康县舍得给位子、给身份,让能人村官有改变农民身份、获得政治地位的机会。

  近年来,该县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孙开林被高配为县委常委,此外还有1名村支书高配为乡镇党委副书记,138名村支书被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仅2013年,就有5名村支书被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名村干部被招录为公务员。

   引导埋头干事

  “一年一审计,审计的结果向全村群众公布;此外,乡镇党委还要派人列席村组织‘三重一大’等会议”,黄堡镇黄龙沟村村民余光华感叹:上级部门和全村老少都盯着能人村官,他们在村里只能埋头搞发展。

  29岁的彭向伟在黄龙沟村上任后,花了3个月走访150多家农户,记满3本日记。此外,他还绘制了一张农户住址路线图,为每户村民制作了一张联系卡,只要村民家中有事,一个电话他立马赶到。

  “对能人村官不仅给舞台,更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环境。”叶丛介绍,该县以县委党校、干部培训基地和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为依托,对能人村官“缺什么、补什么”,既补市场经济和专业技能,又补党性观念、应急维稳等知识。此外,全面推行“一诺双评三定”机制,以考核定待遇,以年薪制鼓励谋发展,倒逼能人村官尽心干事。

  “凭着一时的激情到农村不难,但要干成事就不容易了”。彭向伟踌躇满志地表示,去年将户口迁到了黄龙沟,自己已做好了扎根农村、长期吃苦、干事创业的准备。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