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现存最古老建筑之一:300余年的书院古墙

05.08.2014  13:20
老墙上依稀可见新安书院几个字 厚厚的书院老墙由青砖筑就,损毁较多

  今年年初,硚口区汉正街办事处组织城管、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拆除了汉正街新安巷口的4处违建商亭,为古迹新安书院创造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新安书院建于1668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经战火,如今剩下一段古石墙,却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走近这段古墙,打捞一段远去的历史,让我们得以追溯汉正街的商业和文化发展,呈现出一段辉煌的历史风貌。

  老住户们才知道古墙

  按照地图指引,记者沿着友谊南路,先上了大夹街,大夹街与新安街相连,询问路边商户,穿过一条条巷,才拐上了新安街上。新安街较宽,可容一辆小车通过,街两边是一家挨一家的服装店。

  但问过多人,只能说出这里是新安街,但新安书院在哪里,却都摇头。几位店老板直言:听说过,但不知道在哪里。

  后来一位热心大妈指点说,好像靠近药王巷那边有个古墙。

  记者又寻找药王巷。新安街周边都是小巷,纵横交错,有的宽度仅容两人通过。有的有门牌,有的什么标志都没有。很容易迷路。

  一路走一路问,找到了大妈所指的那个地方,确实有段旧墙,但却是红色砖头砌成的,俨然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风格,怎么看,年纪都显得太小了。正好附近巷口小店有几位居民在欢乐地打麻将,闻听寻觅新安书院,顿时笑道:“那墙可不是新安书院。不过你算问对人了,不是老居民,肯定找不到,这里的路七弯八拐的,可不好找。找个人带你去吧!

  在老居民李先生的亲自带领下,拐了几个弯,穿过两三个巷子,终于到了一个小巷子口,他一指:对,就是这里。以前是个蛮大的书院,汉正街做生意的徽商们建的,安徽籍的子弟们就在那里读书。不过现在就剩下一段古墙了。

  看看时间,这一番周折,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晒得人胳膊都发红了。不过,终于寻觅到了武汉最古老的书院,还是很高兴。

  300多年前建立的教育基地

  一走进巷子,就觉得安静了许多,周边商业之音似乎都被隔离在外了。巷子宽约一米多点,部分民居是红色砖头砌成,有的涂抹了水泥,那段古墙就和民居融合在了一起,有的地方挂上了空调外机,下部还可看到新装的下水道塑料管。有居民在巷子边乘凉,家门口不远的石墙上钉了钉子,挂着拖把,一派安逸静谧的居民小区感觉。

  原来,新安书院在小小的新安巷,而非新安街上。难怪新安街的诸多人不知晓。从巷子一头走到另外一头,约十分钟不到,100米长左右,古墙就断断续续露出来,部分则被水泥涂层遮盖了。

  细看之下,发现墙壁很厚,大约有80厘米,底部由长条石砌成,宽大厚重,主体则由青砖筑就,历经多年风雨,已有不少坑洞,棱角处也损毁较多。

  这段古墙大约有40多米长,高约9米,周围损毁的部分“嫁接”了红砖墙。一位程姓大姐锁门正要离开,又转身介绍:“我家就住在这里,嫁过来一二十年了,这下面的是原来的老墙,红砖的部分是后人加盖的。那墙结实得很,你看,这么厚。那边安了个下水道的管子,可费了大劲儿了。”她再次肯定,这段剩下的古墙就是新安书院一部分,据说是防火墙,老书院被烧毁了,这个墙却留了下来。

  在古墙中间,可看到一个大幅的介绍文字,由其可知。新安书院建于清康熙七年,即1668年,位于新安街和大夹街交会处。由徽属六邑(即今安徽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6县)的仕商组合,在六水分源的荒地上,建起了新安公所。因此六邑皆在新安江流域,历史上曾置新安郡而得名。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新安公所扩建为新安书院,也成为会馆,创办学堂,为本籍子弟提供求学场所。

  可惜,清咸丰二年(1852年)及清宣统三年(1911年),该书院两遭兵燹。如今我们还能看到的,就剩下一段老墙了。

  徽商文化在汉正街的见证

  根据武汉地方志上的记载,新安书院建筑规模宏大,有御书楼、文昌阁、准提庵、新安巷等,还设置了救火水龙。御书楼上供奉康熙所好的朱子诗,由石工雕刻在石上。是武汉地区为数不多的御书之一。1735年在南端汉江边开辟了新安码头,修建了魁星阁、紫阳坊新街,更具规模。

  武汉地方志专家董玉梅介绍:汉正街起点很高,商业形式中较高级的商帮形式一开始就出现在汉正街。外来商帮中,最先带来商机的是徽商。有竹枝词说“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外乡多”,就是一个体现。

  徽商依托汉正街,不断发展商业,迅速站稳了脚跟。1695年,已有一定影响的徽商就将新安公所改建为新安书院。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就是出自休宁的的徽籍人,得知此事后,亲自为新安书院书写了《募修汉镇新安书院序》。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755),又大规模地修建新安街道,新建数十栋房屋,招来商户入驻,将租金用来贴补新安书院春秋两季的祭祀费用。

  另据清史研究专家刘嘉乘文章《清代汉口商人会馆的建构及其类型》中介绍,在书院构建的最初阶段,是以祭祀性祠宇为主体。其规划理念是对家乡祠堂的拟制。但办书院却并不容易,面对困难,徽商们积极利用社会关系,寻求同籍仕宦的帮助化解危机。朱熹本是安徽人,又是当时政府认可的,徽商群体在建设书院时,就遵从朱子,重申朱子的文化意义,彰显其“为继起宣圣之一人”的独特地位。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