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伯伟:学习习总书记“创新公开课”的启示

05.07.2014  11:08

    新华网武汉7月5日电(记者 方政军)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湖北省创新研究会会长袁伯伟教授近日畅通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公开课”的启示时说,习近平总书记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实践性作了系统深入地论述,他既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特别重要性,又指出“13亿中国人民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要“让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活力竞相迸发,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全民参与性,给人以深刻启示。

    他认为,习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创新,就是希望创新在我们国家能“入心、入脑”,内化为精神、外化为行动,成为中华崛起的杠杆。然而在现实中,创新常有被神化、架空而敬而远之,也不乏被曲解、异化而误解误导。习总书记的“创新公开课”启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对创新有客观科学的认识,还需有具体可行的路径。创新是国策、是中华复兴的杠杆、是民族的使命、是国民的责任。创新不该高踞神坛让人仰望。创新必须由感悟而感动、而行动!创新应该“常态化、大众化、具体化、生活化”。

    ——常态化就是创新不局限于特定需要,如课题研究、产品开发、难题攻关、市场竞争时才予以关注重视,成为特事特办的临时应急措施或专项命题,而是应该时时处处保持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大众化是指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也不只是科技人员的事,创新没有身份、学历、年龄、职业、性别之限,创新需要全民共识、全民参与、全民行动。

    ——具体化是指创新不是空泛的概念或神秘的偶像,创新是能带来有益变化的思想和行动,是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具体事物。创新有具体的对象和目标、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具体的实践和成效。

    ——生活化是因为创新既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在生活中能发现许多需求和机会,也可以得到很多借鉴和启迪;而创新成果则可回报于生活,使之丰富多彩、造福大众。创新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有创新的理念,有创新的行动,也有创新的生活、创新的享受。

    袁伯伟先生说,只有大众的共识、大众的参与,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建设创新型国家才有坚实的基础、寛厚的沃土。如果以“”为喻:“塔尖”是顶级专家权威,“塔身”是科研工作者群体,而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则是“塔座”。只有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塔座”才会坚实可靠,“塔身”才能强壮威武,“塔尖”才能登峰造极、光芒四射。激发全民创新热情,提升全民创新能力,不仅是为塔尖奠基,其本身就是巨大的创新力:看似普通简单的微创新,汇聚起来就会产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更何况其中不乏意想不到颠覆性的奇思妙想,同样会影响生活、影响世界。

    为此,应该着力抓好两个环节:先“明理”——诠释“创新为什么?创新是什么?”其意义、内涵、特征、类别,强调对创新的辩证认识。再“知行”——解析“创新怎么做?创新的谋略与智慧”,创新应从神坛走向地面,从精英走向大众,从仰望走向行动。其一是倡导“内化”创新:从“兴趣到爱好、至行动、成习惯、成内质”。从倡导培养有益于创新的典型习惯来引导创新成才;其二是辅助“开窍”智慧:各国学者已经从众多创新案例中收集、归纳、提炼了指导创新的几百种实用技法,可择其方便常用者向大众广泛普及,以供借鉴,促进创新成功。

    袁会长说,我们的具体认识一是创新的简明定义:创新——有益的变革。见仁见智,创新的定义多种多样,但不易为大众所接受掌握。其实,创新的真谛是:一要有变化,而且是有人为作用的变化,是有别于自然变化的变革。一成不变,一切照旧,老面孔、老思想、老套路显然与无缘于“”;二要有结果,而且是有益于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正向结果。仅仅是点子或创意只是创新的一环,光怪陆离、不着边际的“”则是对创新的扭曲和误导。所以,便于理解和把握的创新定义为:有益的变革。二是创新的核心是人——创新人才三要素。创新型人才应该是综合性人才,必须具备三项特质:首先是创新意识——有没有创新的激情与追求。创新的首先是对创新的兴趣,逐渐成为爱好、愿望和动机,而后作为人生的责任、使命。其次是创新精神——敢不敢创新的胆魄与力量。既要“破旧”,又要“立新”,“”的在坚守,“”的想出头,其障碍、困难是肯定的,风险也是必然的。所以必须要有“突破、拼搏、坚持、奉献”等精神。再次是创新能力——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协同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整合社会资源,巧妙而高效地实现创新的智慧与行为。个体的创新能力应有三个方面的构成:思想力、行动力和控制力。

    在谈到创新辨析概念时,他说,辩证思维,是深入认识事物的必须,也是把握创新真谛的必由之路。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才会有坚定积极的行动。诸如对“创新神圣不神秘、新奇不怪异、敢为不乱为,以及天才与草根、知识与学历、小聪明与大智慧,微创新与颠覆创新、科技与生活、创新与控制”等问题的辩证阐述来深化对创新的认识和把握。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科技在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别重要性。但仅科技成果本身很难说就是生产力,它需要转化和具体的应用开发,需要文化的参与,需要经营的谋划,需要乔布斯、马云式的创新,需要各行各业的协同创新。国外研究成果表明, 在推进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 非技术创新因素的作用占80% ,仅20%依靠工艺等技术因素。关于创新习惯,他认为,一个有所作为、有所创新的人,都有一些值得称道的优良习惯。习惯依附于人,习惯也造就了人。网上有个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这是神探狄仁杰的习惯性口头语,但也是成就他成为神探的好习惯:只要碰到了案子,便就提出问题,征询意见。通过设问和分析讨论来开阔思路、集思广益,从中获得启发、帮助破案。从兴趣逐渐成为爱好,再成为行动,慢慢的形成为习惯。习惯了就无需外界的驱动,也不必自己的刻意或故意。习惯成自然,时时处处渗透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一切社会事务活动之中。于是,创新就从云端落地,成为大众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自觉行为,进而,升格为人生品位和生活境界,并内化成为我们民族的“固有气质”和“优秀禀赋”。有益于创新的习惯包括:积极向上、保持童心、敏于观察、喜欢质疑、想象联想、学习交流、实践行动。阐明每一习惯的“含义、形式、养成”,以便效仿。

    谈到创新技法时,袁伯伟教授表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创新技法的发明。这一发明源于创新活动,在创新活动中首先总结出来的是活动所依据的创新原理,然后再从这些原理中演绎派生出各种创新技法。所以,创新技法是从创新原理中派生出来、结合创新实践可供借鉴操作的创新规则、方法、程序或步骤。常用的创新技法有:组合型技法、类比型技法、列举型技法、变异型技法、优化型技法、畅想型技法。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接受创新技法培训后,可使人们的创新能力成倍提高。他说,我们相信,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甘平庸、锐意进取的民族。中华民族有志气,也有底气:让13亿中国人的创造潜能竞相迸发,创新驱动、创新超越,民族复兴、中华崛起,必定“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 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