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走出奖牌偏好的误区
最近,围绕茅台酒是否拿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媒体吵成一锅粥。事情的起因,是今年乃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00周年,茅台造势,在北京高调推出售价100万元的“金奖百年百瓶大全套”,拍电视连续剧《赤水河国酿》等等。在金奖饱受质疑后,现已有人表示将对茅台酒厂索赔。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奖牌打假案例。有媒体援引史料,茅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拿的是银奖,不是金奖,但茅台到处宣传自己拿金奖。事实上,此金奖不是今天意义上的金奖,而是博览会正奖之外,应中国官商请求所颁等外奖项。
休要说不是正奖,就算是的,在市场经济时代也几无意义。有谁听说过苹果手机、windows操作系统拿过什么大奖?这些企业既不打算参评,应该也不想用金牌来包装自己。麦当劳、肯德基也不说自己是“世界名牌”,它们在乎的是有没有人来消费。
用各种奖牌包装自己,似乎是我国很多企业的一个偏好。茅台的确是个知名品牌,数十年来也一直汲汲乎金牌,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对奖牌热衷之一斑。企业的偏好,还在向其他社会领域扩散。画家、书法家现在时兴弄个“艺术大师”称号,以显成就和身价;回国科技工作者自称得过某某大奖,大学毕业生说自己得过什么奖励,似乎也很普遍。
这种奖牌和荣誉泛滥的情况,不仅导致社会的信用危机,而且热衷评奖和得奖,本身就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陷阱。投入大量资源去评奖甚至买奖,固然可能制造商业噱头,这在“欺人”的同时,很可能也成了“自欺”。企业的竞争力在于产品和服务品质,是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把过多的资源投入评奖和炒作,实质上是一种企业资源配置的不当,自欺的结果是自误。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跟国内积淀的“评奖文化”有关,其本质是一种品牌认识误区。长期以来,我国上上下下举办了大量各类评奖,比如质量、知名度、消费者美誉度等,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评奖偏好和奖牌依赖。不拿个金奖,企业都不知道如何搞市场推广。有些政府部门打着“培育名牌”的旗号,做了很多越权越界的事;而很多企业也错误地认为,拿个什么奖牌,自己的产品就成了名牌,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要走出奖牌偏好的误区,需要更新我们的品牌观,并在此基础重新探讨企业发展战略与主攻方向。品牌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除了市场,谁说了都不算。阿里巴巴吹嘘他们得过什么金牌吗?小米宣传自己拿到什么奖项没有?政府可以发个镀金奖牌,但它市场上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把产品做好,要比一百块金牌都有用。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靠金牌参与国际竞争,肯定要失败。市场早就证明,金牌作为竞争策略是无效的,企业应当将资源投入创新、质量等方面去。肯定会有企业坚持认为,弄个金牌能骗几人是几人。对于这种无良企业,监管部门不能熟视无睹。企业走正途,中国就不会再有金牌的市场。各类评奖机构关门之日,将是中国企业崛起之时。(杨于泽)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