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郭齐勇先生主讲《儒家文化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7月16日下午,省法院在综合楼11楼举办2021年第13场读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及国学院教授郭齐勇先生以《儒家文化的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题作了精彩演讲。
郭齐勇先生于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师从萧萐父先生,1992年8月获得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专长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郭齐勇先生指出儒家文化包含终极信仰的人文精神,其全部体系中有一个主要的中心,即以人为本位,以人文为中心。儒家文化包含重历史的精神,强调以史为鉴,历史、民族与文化是统一的,民族与文化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儒家文化包含融和合一的精神,主张宽容、平和、兼收并蓄、吸纳众流,主张会通、综合、整体、融摄,这种文化观念是极为宏阔而适于世界性的。儒家文化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和重实践、重习行的精神,主张通经致用,明体达用。
郭齐勇先生认为“仁爱”“诚信”是儒学的核心价值观,是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的道德价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且是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是当下与今后较长的时期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需要的道德价值。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仁爱”“诚信”是多民族、多宗教共同的价值理念,是我国最重要的伦理共识。
习总书记指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我们应全面认识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儒学是教养,是文明。几千年来,以“仁爱”、“仁义”为中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亷耻)等儒家核心价值,通过教化、蒙学、乡约、社会礼俗与文化,成为老百姓的生活信念,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理。其次,儒学对现代中国的生态环保、社会治理、中国人教养的提升与人心的安立等可以提供丰富的智慧与营养。再次,我们应全面认识儒学在现代世界的重要作用。儒学是学习的文明,是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不具有排他性。
两个小时的分享中,郭齐勇先生以一个现代儒者的儒学观以及对中国儒学全面的评价,向大家展示了广博的儒学、开放的儒学、生活的儒学和实践的儒学。儒学中仍有大量珍宝还不为国内外民众所认识,需要我们认真理解与发掘,其智慧对解决今天的世界性难题可以提供更多的启示。
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侯旺发,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姚智明,一级高级法官王健等在家院领导、厅级干部,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青年读书班各小组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民四庭庭长邢勇主持本次读书会。
来源:民四庭 责任编辑:邓昭玲 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