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马看江城
这是一场精心组织的赛事,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田径协会、跑友、市民和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场精细实施的赛事,赛道风景唯美、赛事服务周到、医疗保障有力、裁判准确无误,无一例跑者投诉。
这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赛事,市民热情参与,跑者各展风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随之提升。
回望第二届武汉马拉松,看到的不止是跑者的耐力与勇气,还有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风雨激荡 更显江城大爱
4月9日,第二届武汉马拉松在风雨中鸣枪开赛。
风不停,雨未歇,2.2万名跑友跨过江,穿过湖,在几十万市民的夹道欢呼声中,拼搏赶超,奋力向前。在6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内,一幕幕温暖动人的情景在江城上演。
队伍跑过长江大桥后,雨水渐大,赛道旁武警们依旧坚守安保岗位。一位女孩撑起雨伞,为武警遮住风雨。这一幕被路人拍下,上传网络,引来无数点赞。
在东湖南路,看着顶风冒雨站了3个多小时的民警,一个男孩走上前说:“叔叔阿姨冷吧,我让妈妈煮姜汤给你们喝。”喝着热腾腾的姜汤,民警们心中暖意氤氲。
在武汉大学文澜门附近,16名女生站在风雨中尖叫呐喊3个多小时。进入后半程,选手有些疲劳。可一听到同学们的热情欢呼,他们立马来了精神,不少人与她们击掌鼓劲。
武汉市参与赛事组织的一位负责人认为,市民的热情与付出,源于对汉马的热爱,也源于城市主人翁的自豪感。“武汉为什么要办马拉松?不是因为和别的城市攀比,而是因为市民有需求。”他说,市民热爱跑步运动,政府就应该发挥整合资源的能力,满足市民的需求。
【感言】马拉松的参与者彰显着拼搏的精神,为马拉松服务的市民则代表着城市的精神和形象。众多热情好客、鼓劲呐喊的市民,让汉马更添温暖,城市更显文明。
夙夜不懈 只为跑友笑脸
为了成功举办汉马,成千上万的人夙夜不懈,默默奉献。
8日,开赛前夕,江城大雨倾盆。
汉街万达广场旁,武昌交通大队5名民警逐一查询赛道沿线违停车辆的车主联系方式,通知车主前来挪车。当晚,他们一直工作至次日凌晨,囫囵打个瞌睡,5时30分又出现在安保岗位。
比赛当日,江汉公安分局民警白宁和6名社区保安站在中山大道同益大厦19楼楼顶值守,从凌晨5时许,直到8时50分所有选手通过中山大道,他们才撤离岗位。
涂晓珍是武汉市城管委环卫队大桥班班长,负责5条路段的清扫工作。比赛前夕,她带着30多位环卫工师傅,在长江大桥、黄鹤楼南路、彭刘杨路,顺着道路的坡度,手持高压水枪,自上往下,将人行道、车行道、人字沟等部位集中进行了6个小时的全方位冲洗。9日凌晨6时,江风大作,树叶、花絮再次铺满长江大桥。此时离汉马开赛只有1个多小时,涂晓珍马上又带人冲上大桥,将桥面清扫干净。
公安、城管、医疗、食药……为了选手们快乐奔跑,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付出心血和汗水。
一位年轻小伙子,为了赛事组织,整整熬了两个通宵,“汉马展现的是城市形象,再累也值。”
【感言】汉马之于武汉,不仅是体育盛事,更是城市节日。各个岗位的人们为之努力,体现出城市主人翁的责任与担当。江城美誉随着各地跑友,在国内外口碑相传。
万绪不乱 展现治理水平
一场汉马,调动了武汉市公安、城管、卫生、旅游、气象、体育等多个部门,赛道沿线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东湖风景区等各区积极参与。组织这样大规模的赛事,千头万绪。忙而不乱,方显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去年10月起,武汉市就开始筹备第二届汉马,组委会成员单位通力协作。赛事运营单位负责人、武汉汉马体育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包波介绍,与一般体育赛事不同,马拉松赛事不仅参与选手多、观众多,而且赛道为城市公共道路,安保、交管、卫生等工作极为繁琐,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一定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指挥协调。
数据显示,交管部门在赛道沿线设置勤务岗位1000余个,投放警力2300余人,外围各交通节点、分流点设置固定、流动岗位1600个,投放警力3000余人;29家大型医疗机构、831名医护人员、37辆救护车、22个警医联动摩托车快速急救小组、8个区卫计部门医疗资源参与医疗保障工作;城管委投入7000多人、590台车参与赛道清理,短短几个小时就清理完120吨垃圾。全程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整个城市提前3小时全面恢复正常运转。
第一届“跑响”,第二届提升,短短两年,年轻的汉马已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据介绍,汉马已受邀入选中国五大满贯马拉松赛事,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马拉松一起,跻身国内顶尖赛事。
【感言】一个奔跑中的武汉,才能孕育出风雨无阻的汉马。更多的直飞航班、不断开通的轨道交通、华中第一高楼的建设……汉马与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高度契合,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精神有了新的体会。(记者杨然)
——转自4月13日湖北日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