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游客乐享田园游 好山好水能赚钱

07.09.2017  16:04
  山清水秀家中藏,旅游致富开新路。贵州通过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山地旅游等方式念好“脱贫经”,扭转“守着好风光、过着苦日子”的被动局面。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其中517个被国家列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据统计,2016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2亿人次,实现总收入1070.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2%、51.7%,实现了让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发上旅游财。 

  山上蓝莓飘香

  寨中游人如织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盘活广泛分布于农村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污染小、收益好的旅游产业,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看家法宝”。

  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乌羊麻苗寨,迎来凯里、都匀的游客,形成了独特的“周末经济”。在这里采摘鲜果子,吃碗农家菜,惬意又舒适。2013年以前,乌羊麻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苗族村寨,全组贫困发生率高达45.2%。如今,通过发展蓝莓产业和乡村旅游,全寨3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村民杨启勋感慨:昔日贫瘠的家乡“变样了”,山上蓝莓飘香,寨中游人如织。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老板王治强笑说:“谁不想在家把钱就给赚了呢?

  近年来,花茂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通过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建设农村污水生态湿地处理系统和集镇“垃圾中转站”,村貌焕然一新。2016年,花茂村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26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了一倍。

  山地旅游火了

  山里村民富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开发旅游前,全家收入仅万元,现在旅游旺季时一天就能挣上万元。”兴义市下纳灰村村民王玉琴笑着说。曾经常年在外务工的她回家开办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下纳灰村赶上了山地旅游蓬勃发展的好时机,与万峰林景区“抱团发展”,村内小商铺、客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年纪大的村民则支起了烤玉米、卖蔬菜的小摊。变“好山好水”为“金山银山”,2016年,下纳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68元。

  2016年,贵州省乡村旅游完成投资123.61亿元,通过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覆盖全省141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带动29.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占全省脱贫人数的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