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鸭子难长肉 武汉10亿根鸭脖八成来自外地
长江日报(记者耿珊珊)“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在精武路做鸭脖,就一直用山东、河南等地的樱桃谷鸭。”昨日,精武人家鸭脖公司董事长吴继学告诉记者,8根鸭脖1斤重,这是业内公认的用鸭规格,但省内肉鸭体小脖细,通常达不到标准。
曾有统计显示,2011年武汉鸭脖年销量就达10亿根。业内人士估计,因为行业洗牌原因,有的企业还部分减产,因此去年销量与2011年大致持平。
作为武汉精武鸭脖协会副会长,吴继学坦言,现在武汉鸭脖八成来自外地还是保守估计,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变化。“以前10元能买3根鸭脖,现在5元只能买1根,鸭脖成本价翻了一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鸭脖成本价2元一根算,武汉鸭脖每年至少有20亿元都贡献给了外地GDP。
武汉鸭脖经过30年的发展,早已形成规模极大的产业效应。为何不大力发展本地鸭养殖?2009年,我省曾启动“亿只鸭产业工程”,拟引进品种进行旱鸭养殖,但后来因气候、饲料问题无果而终。周黑鸭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在孝感、云梦、仙桃等地的养殖基地多以麻鸭为主,主要加工全鸭而非鸭脖。
曾拿到“亿只鸭产业工程”项目补贴的汉口精武本月5日被爆已停厂歇业。业内人士透露,汉口精武、飘飘精武都曾在黄陂武湖、崇阳、汉川建过养殖基地,但都没有形成规模。
记者从省畜牧局了解到,2014年我省鸭养殖8000万,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蛋鸭3000万、肉鸭5000万。市农科院畜科所高级畜牧师叶胜强说,全国鸭子一般分白羽肉鸭和麻鸭两种,目前武汉鸭脖用的樱桃谷鸭就是白羽肉鸭,体大脖粗,一个多月就可出栏,而省内麻鸭体小脖细,生产期又长,一般用来产蛋或煲汤。
对于本地发展白羽肉鸭的瓶颈,他解释,武汉夏天热冬天冷,鸭子很难长肉,更重要的是,玉米、麸皮等鸭饲料本地较少,导致省内肉鸭成本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