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贩死刑:朋友圈在改变公共讨论
话题瞬间被引爆,参与讨论者众多,蔚为壮观。但人们谈兴正浓之时,有细心网友突然揭露,发起者原来另有目的:这条消息传播的同时,附有一个推广链接,此链接会跳转到某婚恋网站的注册页面。也就是说,死刑之争,始于商业策划。
人贩死刑与否,归根结底是伪命题。刑法规定明白无误,如无启动修法程序,没有讨论的必要。但讨论本身已成“大事件”,人口拐卖再次成为热点话题。话题虽由商业策划引发,但人们讨论人贩、死刑、拐卖时神色冷峻,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在参加一个商业活动,看似矛盾。
传统媒介时代,甚至新媒体时代到来前,这种现象不可思议。曾经,公共兴致与消费、娱乐诉求往往“授受不亲”,但今天,在朋友圈的世界里,商业策划可以组织起公共话题,公益可能出自商业营销,而且互不打扰。也许不得不承认,理论经典中的公域、私域之分在消解,我们面临新的游戏。
人们已有太多“是中国人就转”的经历,也分不清哪些是热血,哪些是在赚流量,但也许没有谁真的在乎。一个话题引起了兴趣,有人就自然地参与讨论,无需想得太多,毕竟,网络表达实在太方便。有的讨论,起初就是无聊八卦,但当一个人据理力争之时,慢慢会有意识地组织逻辑,学会讲讲大道理,不免就产生一些严肃的想法,一个话题不知不觉变得高大上,甚至变为公共辩题。
也有数不清的公益、慈善在网络“病毒式营销”中获得成功,正如不久前的“冰桶挑战”,严肃趣味和娱乐精神已经难分彼此。没有目标框架、课题报告,只有灵光一现的想法,但一个慈善创意轻易就产生了蝴蝶效应,带动全球互动。公共生活,可能变成了一种社交方式,活跃、热闹,朋友圈的闲谈之中也有全球大事。
“人贩死刑”讨论的策划,可能没有预料到如此影响。在手机中抛出一个话题,可能再也无法预知其走向。结局无法预料,意义变得开放,这将是常态。在朋友圈的世界里,我们已经无法掌控自己语言的意图。接力棒传了下去,游戏便交给了别人,游戏规则如同有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猜不透它的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模样。
讨论人贩该不该死,有人情绪发作,有人理性分析,但人们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奔着法律话题而去,这是公共讨论。发起者呢?他们未必关心人贩的命运,甚至可能未必关心那些父母的命运,他们在意流量、点击率,这是商业策划。现在,两套毫不相干的逻辑走到了一起,互融共生,这就是手机的世界,一个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适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