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长江报】引来碧水润高岗

10.11.2015  16:59

——写在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之际

 

□本报记者  熊渤  胡顺华  特约通讯员  梅雪峰   

鄂北旱地,连年干渴;民生祈盼,昔梦今圆。10月22日,湖北一号工程、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这是一条五百里长的引水工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提出构想到国家立项,仅用了两年半时间的重大水利工程;这更是一项寄托了鄂北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战略性民生工程。三年后,丹江碧水将润泽鄂北地区五百万人民、三百多万亩耕地,这片土地将彻底甩掉戴了几百年的“旱包子”帽子。 

从池湖干涸跨越到水美甘甜,一步之遥,指日可待。 

岗地呼唤  区外引水摆脱困境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地,鄂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占湖北夏粮生产的五分之一,其中的襄阳市,更是长江流域粮食产量过百亿斤的“第一市”。 

一面是粮食主产区的重要位置,另一面却是  “十年倒有九年旱,大旱不至便小旱”的干渴现实。 

1949年到1989年的41年间,  鄂北地区平均每4年发生1次严重干旱或者特大干旱;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间,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2009年到2013年,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五连旱”。水利和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真实记录着鄂北干旱的历史脉络。 

鄂北地区是传统的“旱包子”。这里是特殊的资源型缺水地区,气候上属于南北过渡带,地理上位于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地貌上大多为丘陵岗地。因此,降水量偏低,过境客水少,蓄水能力差,地下水贫乏,平均井深打到200多米才有水。水成为制约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 

尽管鄂北地区兴建了一大批水库和泵站提水工程,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节水空间有限,难以摆脱缺水困境。 

要生存,要发展,“”了几百年的鄂北岗地,已经不想再“”下去。实施区外引水成为破解鄂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实选择、必然路径和根本举措。 

步履铿锵  高位推动只争朝夕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线干渠建设为鄂北工程实施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撑,特别是丹江口大坝加高后,为全程自流引水提供了条件。2013年,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同时,也为鄂北岗地拔掉‘旱根子’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这是一次战略层面的跨越,是一次理想与现实的拉锯战。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 

9个月完成《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编制工作;2013年8月列入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并获得了水利部和湖北省政府的联合批复;2014年5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被列入国家重点推进、优先实施的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4年11月,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5年7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9月23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将在10月底正式获批。至此,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 

湖北省委、省政府拿出2亿元作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经费,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省委副书记张昌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等省领导多次现场查勘引水线路,研究部署协调督办相关工作,推动工程顺利实施。项目推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为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史上所罕见。 

在多方努力之下,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终于在鄂北大地上“落户”,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破解鄂北干旱困局。”王国生省长如是说。 

强力攻坚  干部群众齐心合力   

全长269.34公里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干渠所经过的老河口西北部和枣阳西北部属于高岗地带,中间的襄北地区有72公里低凹地段,高低落差近50米,设计为倒虹吸工程穿越,且是国内最长的倒虹吸工程。怎样保证高水头压力之下72公里的倒虹吸不渗水? 

湖北选取了输水干线上的孟楼至七方倒虹吸的5公里工程段作为试验段工程,希望以工程试验段的方式尽早推动工程开工,为主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技术参考数据。自2014年12月28日启动襄州区5公里试验段工程以来,工程一直在争分夺秒地推进,目前试验段已完成70%,接下来将启动96亿元标段的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计划11亿元,力争达到20亿元。 

8月20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动员会,厅长王忠法提出,全厅上下要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放在心中、拿在手上,形成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凝聚合力的强大气场,举全厅之力,聚全厅之智,推进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2015年将是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的关键之年,不仅要完成立项正式开工,而且要力争完成20亿元的年度施工任务。 

如今,工程即将全线开工,建设的高潮就在不远处,每一个关心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人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干部群众齐心合力,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全力以赴支持工程建设,仿若重现当年服务大三峡支持工程建设的情景。因为大家深知:这是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千秋万代的大事。 

    百姓点赞  利国利民全力支持 

在枣阳,城区80万人生活饮用水的重要水源是唐白河,河水墨绿,水质长年超标,为Ⅳ~Ⅴ类,有时甚至为劣Ⅴ类。而枣北地区的地下水又有氟元素超标的问题。“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们枣阳人民天大的工程。调的是丹江口的水,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水标准,以后我们就跟首都人民喝一样的水了。”枣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世权如是说。 

百姓的期盼,是工程建设者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百姓的支持,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强大支撑。 

在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最大力度服务支持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实现工程受益目标”。试验段所在地襄州区成立支持服务指挥部,组建镇区两级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宣传发动,通过现场录像、登记造册、农户确认等多种办法,清理锁定了境内52.16公里输水线路两侧各500米的人口、面积、建筑物等基础数据,有效控制了范围内的各种违建,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引水润民心,鄂北圆水梦,岗地唱欢歌。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承载了鄂北百姓多年的殷殷期盼,承载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承载了湖北水利人的使命担当。百年旱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鄂北人民将迎来期盼已久的“生命水”和“幸福水”。 

相信在未来的3年时间内,一个“永久、生态、高效、廉洁”的民生水利示范工程、一幅满渠碧水源源长流的美好画卷、一个鄂北大地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必将展现在我们眼前。 

五个问题读懂  鄂北调水工程 

  “”了几百年的鄂北岗地,再也不会继续“”下去。10月22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鄂北干旱困局将从根上破解,鄂北人民将彻底摆脱干旱缺水的困苦。到底什么是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它为何而建,如何调水,质量和生态怎么保障?本报一一为您解读。     

什么是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湖北省地方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179.5亿元,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取水,自西北向东南穿鄂北岗地,途经襄阳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区和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和广水市,止于孝感市的大悟县王家冲水库,输水线路总长269.34公里,全线自流引水,设计年引水量7.7亿立方米,设24处分水口,将惠及鄂北482万人、363.5万亩耕地。工程预计2018年建成通水。 

为什么要建这个工程? 

鄂北地区是湖北省历史上有名的“旱包子”,“十年九旱”,而老河口、襄州、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大悟又是“旱包子”上的“旱尖子”。据水利和气象部门统计,鄂北地区从1949年到1989年的41年间,平均每4年发生1次严重干旱或者特大干旱;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间,平均每2年发生1次。 

资源型缺水地区鄂北地区是一个特殊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历史上,鄂北地区修建了众多水库,但鄂北是岗地,水库承雨面积小,客水过境少,节水空间有限,鄂北地区平均年份仍缺水5.8亿立方米。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必须从外地引水。 

工程要如何调水? 

丹江口水库容积290.5亿立方米,渠首丹江口水库高程比终点大悟王家冲水库高程高出约60米,设计人员利用地势高低差,拿出了全程自流的供水方案,用一次性的集中投入避免了今后每年数千万元的提水电费支出。鄂北地区山地多,丘陵多,工程遇山挖隧洞,逢水架管桥,地下铺设倒虹吸,地上修建明渠和暗涵,为丹江水东进搭建起专属的“高速公路”;同时,设计人员还让工程在延伸中串起36座水库,确保水资源配置工程成为渠库相通、引水蓄水相结合的灌溉网络。按照设计方案,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所引的丹江水,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和唐东地区农业供水为主,因此在工程设计上,像隧洞,暗涵,倒虹吸这样的封闭性工程占到了工程总长的约9成,开放式的输水明渠只占一成。 

会影响南水北调和汉江生态吗?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最合适。但国家实施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核定汉江在湖北不低于165亿立方米的流量。南水北调工程已用95亿立方米,鄂北从丹江口水库调水7.7亿立方米,指标哪里来?湖北周密谋划后的答案是:用国家早先核定给唐东地区的5亿多立方米指标,余下的从汉江中下游调剂。将中游汉江灌区改引漳河水、长江水及长湖水灌溉,汉江下游则由引江济汉工程弥补,硬是挤出了2亿多立方米的用水指标,调剂给鄂北地区。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不影响南水北调,这是工程能够立项和实施的前提。 

汉江生态环境漳河灌区有漳河水库、汉江、长湖和长江等多水源供水条件,兴隆灌区也可以从长湖调剂一部分水量;汉江中下游引江济汉工程已建成通水,通过挖掘其供水潜力,可调剂部分水量。通过这些措施,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减小到了微乎其微的程度。 

工程将带来怎样的效益?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受益人口482万,耕地363.5万亩,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渠道经过地区地势较高,可覆盖汉江中下游和府河流域。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可解决鄂北城镇居民用水和城市工业用水,将挤占的农业用水还给农业,粮食生产会迈上新台阶。鄂北地区的襄十随城市群,是实现湖北省“中部崛起,建成支点”的重要增长极。工程实施将保障鄂北城市工业用水,增强汽车工业走廊的产业竞争力。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生态工程。唐东地区有一半左右区域为不宜开采区和地下水水源涵养区。随州、大悟本来地下水资源就不丰富。引来丹江水,置换地下水,可实现鄂北地区的生态修复。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