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研究呈现新气象
本网讯(记者严航)获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全国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持续稳定增长,期刊考评“优秀”,获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1月23日,学校召开人文社会科学工作总结大会,2014年成果丰硕,亮点频出。
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李晓红、党委副书记骆郁廷,相关学院(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直属科研机构负责人及科研秘书、“70后”学术团队负责人与会。
从会上获悉,2014年,我校通过深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加快国际化建设等举措,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实力与声誉的整体提升,在学术队伍、基地建设、项目成果、社会服务、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认定;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持续稳定增长,全年SSCI和A&HCI统计发文210篇;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6项居全国第一,获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7项居全国高校第四;智库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共有426篇咨询报告被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纳;文科科研经费保持持续增长,全年到账1.65亿元。
会上宣读了《关于增选曾令良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决定》,表彰了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第一批“70后”优秀学术团队。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哲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获先进单位称号,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团队、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团队、古代长江中游社会变迁研究团队、信息检索方法与技术团队、数字科学交流研究团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团队获“70后”优秀学术团队称号。韩进、李晓红为其颁发证书。
李晓红为曾令良颁发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证书
韩进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颁发证书
韩进为第一批“70后”优秀学术团队颁发证书
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胡德坤、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汪涛代表获奖单位及团队发言。胡德坤认为,智库建设需要协同创新、跨学科团队合作和无私奉献三种精神。吴根友介绍,哲学学院坚持“两手抓、两手强”的发展战略,在高度重视挖掘已有优秀人才潜力的同时,培养和助推青年人才。汪涛的切身感受是,得益于政策支持,青年学者更加凝聚,研究氛围更加活跃,科研机制更加优化,集体优势更加彰显。
李晓红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是武汉大学的发展基石、中流砥柱、品牌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他说,虽然现行的国际评价指标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够,但是武汉大学不会因此而厚此薄彼,丢失了自己的特色。他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程度,面向世界讲好武大故事。
骆郁廷用七个“结合”概括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的新气象新变化:把握方向与繁荣学术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独立探索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巩固优势与发展特色相结合、质量导向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相结合。他提出,学校将进一步引导文科走出去,争创世界一流;振兴基础学科,发挥优势特色;重视协同创新,推进智库建设;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学术精品;转变管理方式,强化信息管理,推动人文社科研究取得更大成就。
(摄影:张然 编辑:杨欣欣)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