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为本 广汽丰田“智能制造”抢先机
今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而其中 “人才为本”是强调的五大方针之一,也就是说“人才”是制造强国的根本。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强国之所以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支世界领先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
造车育人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汽车行业也将迎接“智能制造“的时代大潮。车企在从“制造“到”智造“转变的过程中,除了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人才将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先进的技术可以花钱引进,然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需要花时间去培养、去锤炼的。广汽丰田作为行业的佼佼者,不仅构筑了领先的自动化生产水平,还从成立之始便秉承“造车育人”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进入广汽丰田,刚从学校毕业的新员工惊讶发现,他们来到了一所学习更为严苛的“学校”。他们要先在人才培养中心待上2周,从“穿衣戴帽”学起,仅是拧螺栓一项,作业标准书上就详细分解成站位、抓取、送出、套入、拧紧、检查6大过程。而这仅仅是公司层面的培训,接下来还有部门级和岗位级的培训,要想在部门里独立运营项目,可能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除了“新手上路”,广汽丰田对于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生产和管理骨干都曾去过日本研修或者接受过日本丰田专家的手把手指导。广汽丰田人才培养中心闫亚鲁科长曾介绍“我们采用了丰田的ICT((Intra-Company Transferee)培训,这是丰田特有的一种培训体制,意在使员工在工作和日常服务过程中完成学习的过程,从而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广汽丰田的培训讲师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出自丰田生产方式创始人大野耐一,至今为广汽丰田人奉为圭臬。据悉,大野耐一以前经常在工厂里巡访,碰上哪一位工人都要问上几句“为什么”,直到解决疑问。广汽丰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丰田问题解决法”,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位“生产管理的教父”的“TOYOTA WAY”理念。
直到今天,广汽丰田的生产主管还经常在工厂里巡访,碰上哪位员工都要问上几句“为什么“。而每一个员工也要经常自问自答”为什么“,冒出来的那个”问题“就表明现状与理想存在差距,亟待改善。能够像广汽丰田如此重视问题的解决,如此十年如一日推广问题解决方法,把问题解决方法真正运用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将其上升到整个公司工作方式高度的,世界500强各大公司也是极少见的。
体系为根
广汽丰田一直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丰田问题解决办法、人字旁自动化(自働化:能够将设备与人的智慧结合对品质进行判断,只生产良品,产出不良后马上停止) 再到岗位部门培训,广汽丰田正在培育出一大批深刻理解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本土化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也是能更好的适应“智能制造”的高素质人才。
除了问题解决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自主能动性,让自主创新持续改善成为员工的自发自觉行为,广汽丰田还大力推行“创意改善提案制度”。创意改善提案是广汽丰田坚持多年的、旨在持续提升生产经营品质的工作制度,它是广汽丰田坚持持续改善的灵活运用。迄今为止员工累计提交的创意提案多达58万件,涉及品质、工艺、安全、环境各个方面,为广汽丰田带来显著效益。
广汽丰田在每一个岗位上倡导自我改善,每个月都会进行“个人安全改善提案”和“创意改善提案”的评比。比如去年3月总装二科车间内饰线实行线边化改善,取消了放置部品用的台车,改为直接用生产线台车搬送。作业者由于放置部品箱作业方式的改变,导致部品箱回收工位偶发出现忘记把部品箱回收的情况,这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和安全隐患。总装设备科员工组织大家商讨方案,最终决定通过增加检测光眼的方式提前检测到部品箱放置错误,杜绝了忘记回收的情况,这一提案得到了公司的优秀提案表彰。
与汽车院校展开合作、对销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导入技术认证体系……从体系化的培训形式到完善的制度鼓励,员工们在接受严格考核的同时,也积极主动的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或许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自主创新“这四个字才逐渐成为员工的日常行为,成为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从“制造”到“智造”,其实创造性的人才是实现飞跃的支点。而这些,都成为了广汽丰田实现“智能制造”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可以预见的是,为“智能制造”打下人才基础的广汽丰田未来将更具竞争力。他们不仅培育出了一大批深刻理解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本土化人才;更难得的是,他们也为中国汽车业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实习编辑 朱蓓霞)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青海新闻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