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增5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14.10.2015  11:26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1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参加“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的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宣读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倡议书》。

   湖北、安徽两省不约而同荐官东

  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官东当选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被认为是众望所归。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根据属地推荐原则,经过全国各省市、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层层推荐,最后网上公示、投票产生。

  湖北省文明办今年6月中旬专门向中央文明办提交书面报告,增补推荐官东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6月底,安徽省也推荐官东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湖北省文明办的推荐理由是:“6月1日深夜,‘东方之星’号客轮在湖北监利大马洲水域翻沉,我省军地各方、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施救,涌现出一大批参与救援、善后、志愿服务工作的先进典型。其中,官东表现尤为突出。在救援过程中,多次下潜,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一连救出两名幸存者;在危急时刻,他一心救人,果断将潜水设备让给被困人员,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从江底潜游出水。

  记者了解到,安徽积极推荐官东,因为他是安徽宣城人;200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海军潜艇学院潜水专业学习,因为向往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官东于2012年1月从青岛调到武汉。

   良心秤”姐弟

   和“最美女教师”等当选

  新洲区居民江玉珍、江远斌作为江家手工秤第五代传人,坚持做“良心秤”,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中的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湖北潜江的“最美女教师”秦开美和街道干部王林华联袂当选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秦开美系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教师,王林华系湖北省潜江市广华寺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2014年6月10日上午,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发生一起劫持人质事件,秦开美、王林华接力当人质,在汽油、炸药、手枪和匕首的威胁下,秦开美当了40分钟人质,她成了52名学生与“恐怖分子”之间的稳压器,协助警方顺利展开布控和救援,成功保护了52名小学生的安全。

   姚贝娜等获提名奖

  眼角膜捐献给了多位受捐者的武汉著名青年女歌手姚贝娜,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奋力救起落水者,自己不幸牺牲的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陈忠贵也作为见义勇为类候选人,荣获提名奖。

  同时获得提名奖的武汉人还有:湖北省荣军医院护士袁晓燕,用真诚和微笑开展临终关怀;武汉市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易勤,用爱留用10名智障员工;武汉市45中离休教师兰毓云,义务当红娘60载,不收钱、不收礼、用真心真情真爱促成1380对良缘;武汉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经合局局长刘纲华,600多个日日夜夜,经常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招商引资,创造了突出业绩,被誉为藏胞心中好干部、援藏干部好楷模。

   官东:

   武汉使人生更出彩

  “能获得这样的荣誉,要感谢的话有很多,但是有一个感谢我必须说出来,那就是培养并给予我机会、在第二故乡武汉的海军工程大学。”昨日,刚刚参加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的官东通过电话对长江日报记者说,现在虽然离开了武汉,但是仍关注武汉的每一点变化,因为武汉是让他人生变得更出彩的地方。

   在武汉的日子我过得最愉快

  “在武汉服役的日子是我过得最愉快的一段时光。”现在大连舰艇学院上军校的官东,聊到武汉时说,虽然离开武汉,但是心里还是很想念武汉,想念海军工程大学的战友们。他说,武汉对于他的人生来说,是他这一辈子最难忘的地方。

  官东说,在武汉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这些年,不仅学到了许多在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知识,很大地提升了潜水专业水平,更担负了许多实战救援任务,有效提高了应对陌生、复杂水域的救援能力,对自己在未来参与救援,确保被救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信心。

  同时,喜欢踢足球、骑自行车的官东还谈到在对海军工程大学与战友一起踢足球时的情景,“那种快乐真的用语言无法表达”。曾经与战友一道骑自行车游遍武汉的大小湖泊和景点的官东说,他也很迷恋武汉许多方便骑自行车游玩的地方和自行车绿道。“可惜不知何时再有机会能和战友一起骑着自行车慢慢逛武汉的景点了”。

  “好吃佬”的官东最大的遗憾是,曾经与战友约定在一年的时间里吃遍武汉美食的计划没时间实现。他说有机会到武汉的话,只要时间允许,他会去品尝武汉特色美食,也会找时间去海军工程大学看看他为之付出汗水的“绿色园林”里的蔬果长得怎么样。

   为了人民,军人要不怕牺牲站出来

  提起官东,让我们不得不想起今年6月1日深夜,在湖北监利大马洲水域发生“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故。事故发生后,原籍安徽省宁国市、时任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分队队员的官东主动请缨参加救援,第一时间与战友一道从倒扣在江中的船体里先后救出两人。特别是当他第二次找到被困人员后,他一心救人,果断将潜水装备让给被困人员,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从江底潜游出水,出水时双眼通红、鼻孔流血。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他,并给予高度评价。

  对于参加“东方之星”救援,官东说:“作为一名军人,为了人民安全,军人就要敢于不怕牺牲站出来。在战争时为保家卫国,要做到不惜生命,与敌勇敢拼搏;在和平时代,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哪怕牺牲自我,也要勇敢站出来做他们的保护神。”他说,作为一名潜水员,当时的选择是他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他仍会毫不犹豫作出同样的选择。

  据了解,官东从救援现场回到武汉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之后参加了部队院校招生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大连舰艇学院录取。

  “我一直在部队院校服役,所以还是很适应军校的。”官东说,他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利用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好过硬本领,将来到部队后好好发挥所学。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官东很兴奋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今天他应省市相关部门邀请将回武汉。

   江玉珍江远斌姐弟:

   守住心中那杆秤

  如今新洲区江家“良心秤”的生意不再如往昔般红火。自从江玉珍和江远斌姐弟坚持只做良心秤的事迹广为人知,一年多来吸引了不少慕名买秤的顾客,去年甚至还接了一笔800杆秤的大订单。当如潮水般的好奇逐日消退,这家秤铺也回归了平静。

  昨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新洲邾城街南街菜市场看见,挂着“江正兴”牌子的秤铺门口,江远斌的妻子胡锦红正专心地埋头做秤。1994年,江远斌和胡锦红就在这里制秤卖秤。因店铺藏在小巷中,胡锦红就一直坐在巷口制秤。每当有人来问时,她都会搭句白:“我们江家做秤已经五代人了,200多年来从不做劣秤短秤。

  胡锦红口中的第五代传人,就是丈夫和他的姐姐江玉珍。江玉珍曾是原老工艺玉器厂退休职工,曾在厂里做秤。江远斌夫妇从1988年起,做秤至今。

  江玉珍家族制秤已有200余年,纯手工制作,工艺要求高。江家人做一杆秤需经挑木材、刨木、制粗胚、打磨、包铜管、定刀口、定星位等十多道工序,五六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杆。为防止他人买秤后做手脚,江家秤的刀口做得特别牢靠,做好后的每杆秤都反复校量,一天下来最多也只能做两杆。

  由于江家一直坚守诚信家风,自觉抵制不良商贩的金钱诱惑,做出来的秤毫厘不差,坊间商贩们口口相传,称其为“良心秤”。

   诚信的家风传承比手艺更重要

  江远斌无不得意地告诉记者,自己曾做过最大称量的秤可以称200公斤。那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里用来称猪。“把猪捆好,得两人合伙抬秤,还要一个人摆秤砣。我做这样一杆大秤,正负误差加起来也不过一斤。

  江玉珍的女儿胡建峰陪同母亲和舅舅在北京参加授奖,胡建峰在新洲中医院从事财务工作,她说,以前刚上班时,到了春节前,她到外面收预收款时,就会有人找她要发票,以及后来又有人找她开假发票,她从来都拒绝。我从小看母亲做秤,她看见她拒绝给别人做短秤后,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黑汗钱,万万年。不是自己的,一分钱都不拿”。

  江玉珍获奖后说:“看见其他道德模范的故事,感动得一边看一边掉眼泪。既荣幸能获奖,也觉得惭愧。我们江家做了200多年的秤,没有忘祖辈的古训,做秤不能昧良心,以后要继续把诚信精神发扬光大。

  江远斌说:“我们老老实实做事,只是觉得本该守着规矩。以前有人说我们笨,不知变通,但现在能被更多人认可,感觉坚守是值得的。比手艺传承更重要的是诚实守信的家风传承。

   守住家族传统绝不做一杆劣秤

  在江远斌家中,他的女儿江秀云回忆小时候看父母做秤的情景。“母亲坐门外,父亲坐屋里。总见父亲一根根地刨杆,不停地校准。”她说,父亲做秤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教她。“只要我站旁边看会儿,他就会认真告诉我该怎么做,不过我待一会儿就跑开了,父亲也不会再把我拽回来。”江秀云觉得,父亲也想传承这门手艺,“只是这手艺实在太辛苦。

  江秀云现在是新洲三中的一名物理老师,在学校她比其他老师多带一个班级的课,丈夫在汉口工作,她还得一个人带儿子。一次她回家时跟父亲聊起工作,江远斌告诉她,组织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不跟别人比,做本分事,做本分人。

  江秀云明白父亲的意思,她从小在店里,见多了来求父亲做短秤的生意人,无论人家出多少钱,甚至直接骂父亲苕,江远斌都严词拒绝。“做手艺就发不了财,不跟外面那些人比,守着良心过日子,就算清贫,至少安心。”江秀云说,父亲从不爱讲道理,但他的言传身教却深深影响着后辈。

  江秀云上幼儿园时,参加学校文艺演出,需要一杆秤当道具,于是她便找父亲做一杆小秤,配个盘子就行。“可没想到,父亲竟然做了一杆标准秤。”她还记得父亲后来告诉她:“只要是秤,就得分毫不差。

   杆秤不再有生命力诚信精神需延续

  江玉珍今年已70岁,20年前她退休后,就逐渐不再做秤。她的女儿胡建峰还记得母亲当年在厂里做秤,下班后还常把秤带回家赶制。“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就做点细致活,定星、钻眼之类。”但现在江玉珍的儿女们也不会制秤。

  江玉珍对制秤的这门手艺的未来想得清楚,她说:“国家在20多年前就规定淘汰杆秤的使用,以后制秤这手艺传承不易,但诚信的家风一定得要延续。

  不过,令弟弟江远斌欣慰的是,目前儿子的女友小王对做秤很感兴趣,小王一个月前已开始学习制秤。而他自己则希望以后能收藏更多的杆秤,并将自己的技艺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了解杆秤的历史。目前,江家秤正在申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秤铺对面的菜市场摊铺上,商户们用的都已是电子秤,只有极少挑担子游乡的小贩还在使用杆秤。江家现在一个月也就卖十多杆秤,其中有一半还是慕名者买了收藏。

  “杆秤终究没有生命力,我能接受这个现实,但也确实舍不得。”现在江远斌夫妻打算转型制作工艺杆秤,将手艺继续传下去。但让他最头疼的是:“我还没想明白一件事。秤就是衡器,就得分毫不差,那工艺秤还是不是衡器呢?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