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起来的田坑村
(荆门水务局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个月,与107户贫困户全部对接到位。
驻村第二个月,村里亮起了106盏路灯,村民们不用再黑灯瞎火地走夜路了。
驻村第三个月,村里安装了16个监控摄像头,村民们更有安全保障了。
驻村第四个月,投资百万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建,投资百万元的排水沟渠建设纳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百万元的入户道路硬化做好设计方案,投资800万元的蔬菜产业基地首期规划出炉……
2015年8月3日,荆门市水务局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钟祥市柴湖镇田坑村。8月5日,该局党组扩大会议便“搬到”田坑村召开,现场研究拍板该村扶贫工作计划方案。
田坑村党支部书记田炳华说,村里有335户1527人,只有耕地1127亩,典型的地少人多,村里有五六百人外出打工。贫困户要脱贫,农民要致富,发展特色产业才有指望。
工作队驻村后,逐一上门入户走访,掌握第一手详实材料。得知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大家只能摸黑走夜路,工作队将情况上报,局里支持了10万元,国庆节那天夜晚,106盏路灯照亮了整个村庄,也让村民们感觉到前景亮堂起来。
田坑村地势低洼,虽然在省、市的支持下建起了通村公路,但一下雨就会出现水渍,而且通到农家门口的道路尚未硬化。工作队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将6.7公里的排水沟渠纳入项目计划,5公里的入户公路启动建设,率先让田坑村的基础设施满足村民们生活生产需要。
村民梁静合说,大伙感到前景亮了,不仅看到了工作队的不凡成绩,还看到了工作队队员的过硬作风。
市水务局精准扶贫工作队有6名队员,在柴湖镇的所有精准扶贫工作队中可以算人数最多的。工作队队长、市水务局工会主席王文国说,工作队有内部规定:不用村里一分钱,不吃群众一顿饭。工作队还有“三个务必八项注意”的规定,即农户家有不幸务必慰问上门,家有喜事务必恭贺上门,轮作换茬务必送政策上门。“八项注意”也全是规范队员行为的。总之,不仅要帮助村民脱贫,还要把村民“当亲戚走、走成亲戚”。
近日,我们在田坑村采访时,切实感受到工作队把村民“走成亲戚”的作风——在村民孙金成家中,他患病的女儿孙兰芳竟然一一叫出6名工作队队员的名字打招呼,最后甚至眼圈都红了。原来,孙金成夫妇都有病在身,女儿孙兰芳出嫁后“得了怪病”,丈夫带着孩子离她而去,她只得回到娘家。一家有了3个病人,家境顿时陷入赤贫。了解到情况后,工作队第一队长曾云积极帮助联系医院、寻找医生,将孙兰芳送到荆门治疗。孙兰芳住院的半个月时间里,工作队队员每天像家人一样照顾她,连她的生活费都包了。如今,32岁的孙兰芳身体日趋康复,也让孙家有了摆脱贫困的希望。
33岁的田强是一名退伍军人,2009年回村注册了钟祥市百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大棚蔬菜。工作队驻村后,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流转全村1000亩地种植大棚蔬菜,春节后首先流转200亩地建100个大棚,其中大棚的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租赁给合作社,收益权则归全村的贫困户。田强在随工作队外出考察过几次后,非常有信心接手。他算了一笔账,每年除了每亩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外,再出500元左右的租金租赁大棚,自己还有钱赚,而上缴的租金可以接济贫困户,也是做了好事,他还愿意把租金再提高一点。如果要他自己建大棚,资金是不够的。王文国表示,扶贫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三权分离”的模式,可以保证贫困户长期受益。
按照工作队的规划,蔬菜产业除了田强的合作社外,还可以引进外地老板加入共赢。此外,争取到的光伏发电项目,可以保证村里240户农户每年各增收三四千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5000元的田坑村,光明就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