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车企产能冲刺300万辆 剑指全国第四

29.08.2014  13:52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 江萌 成熔兴 实习生 张晏敏 图/记者 李溪

  整车产能,被视作衡量一座城市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一系列汽车产业大戏正在武汉上演:年内,上海通用武汉工厂一期将建成;东风雷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东风本田三厂有望动工。

  武汉市经信委介绍,到2017年,武汉将建成5大整车企业,总产能达到300万辆,剑指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长春与广州。“投产”、“扩产”成为当下汽车业主旋律。盛世之下,争议随行:武汉汽车业会否出现产能过剩?怎样规避底特律悲剧?

  神龙升位

  汉产汽车搅动全国排名榜

  8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统计数据,今年1月至7月,神龙汽车销售34.21万辆、同比增长27%,位列全国轿车企业第6位。

  在2012年,阔别全国轿车第一方阵多年的神龙,刚刚重返全国前十。

  加速跑的背后,是神龙火爆的销售前景。

  过去两年,神龙公司推出的新车型——2008、3008、全新爱丽舍、新301,几乎款款畅销,一扫当年富康、毕加索水土不服的窘况。

  目前,神龙公司三大工厂的整车日产量已超过2600辆,相当于每25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某些车型提车甚至要等两三个月。神龙公司一位老员工说,自1992年在汉建厂算起,如此情形尚属首次。

  记者日前实地探访神龙武汉三厂,厂区里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一派热火朝天。三厂厂长刘江华介绍,该厂一季度扩招了600名一线工人,通过调休方式,延长工作时间、一周7天每天满负荷运转,目前三厂每小时生产能力已达44辆的极限产能。“三厂设计年产能15万辆,但投产刚一年,今年生产量预计将超过22万辆,产能利用率高达140%,这样的速度全国罕见。

  面对红火市场,神龙公司上调今年销量目标,由65万辆上调至70万辆,而其三家工厂的设计产能仅60万辆,产能瓶颈成为成长中的“甜蜜烦恼”。

  扩产,已成为神龙最为迫切的任务。

  目前,神龙三厂二期建设已进入筹备阶段。

  300万辆

  武汉拿到汽车强市入门券

  除了神龙,摊开武汉地图,西南隅1481平方公里的经济版图上,三大车系、六大品牌、九大工厂,都迎来迅速扩张期。“投产”、“扩产”成为当下武汉汽车业热词。

  沌口汽车城,东风本田第三工厂已启动场平工作,建成后东本年产能力将达到72万辆。东风乘用车公司,已相继启动第二工厂(年产能12万辆)、新能源工厂(年产能16万辆)两大项目,总产能将达到40万辆。

  汉阳黄金口,总投资110亿元、规划年产30万辆的东风雷诺项目,建设工作如火如荼。据最新消息,东风雷诺首台样车将于今年11月从研发中心下线,2015年10月份正式批量生产,2016年1月上市。

  江夏金口,上海通用武汉基地一期工厂尚未投产,上汽集团就与我省签约二期项目,新增投资75亿元、新增整车产能24万辆。预计到2017年通用一、二期全部投产后,整体产能将达60万辆。

  沌口、汉阳黄金口、江夏金口,车企豪强三足鼎立。

  到2017年,武汉将坐拥9座乘用车工厂,成为全国乘用车工厂最多的城市。其中,神龙公司年产能75万辆,东风本田72万辆,上海通用60万辆、东风雷诺30万辆,东风乘用车及东风新能源合计40万辆,再加上扬子江、比亚迪、东风史密斯等专用车,武汉将迈入300万辆产能俱乐部。

  整车产能,被视作衡量一座城市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009年前,美国是全球第一产车大国,其中底特律独占四分之一,约300万辆左右。这个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的城市,因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汇聚,曾雄霸全球最大汽车中心几十年。

  300万辆,也因此被国内不少城市视作入围汽车强市的门槛。

  截至目前,国内城市中还没有一个城市的汽车总产能达到300万辆。2010年,武汉市汽车产能不足70万辆,到2013年,该市已具备135万辆乘用车、3万辆改装车的综合生产能力,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达到237户。

  据记者统计,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有上海、长春、广州三地,明确规划2015年整车产能在300万辆以上。而武汉将紧随其后,成为全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城市,超越北京、柳州和重庆等地。

  全国扩张

  汽车业会否产能过剩

  武汉汽车“猛踩油门”,放眼全国,新一轮汽车产能扩张大战也正“硝烟四起”。

  今明两年,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国内前十的车企,均有新工厂投产,一年新增产能就达到120万辆。

  据各汽车集团发布的数据:到2015年上汽集团规划产能将达500万辆,一汽、东风为400万辆,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奇瑞、比亚迪为300万辆,广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为200万辆。

  仅这十家大车企集团规划产能即达3100万辆,算上华晨、江淮等中小汽车集团以及商用车企业的产能,到明年我国汽车整体产能预计或超4000万辆。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相当于去年我国汽车销量约2倍,而去年全球汽车销量也只有8000多万辆。

  新一轮产能急速放大,产能过剩的争议再度升温。中国汽车会否重蹈钢铁、水泥过剩的覆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曾表示,汽车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交通、能源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近年来,京津沪穗杭等城市相继对小汽车限购,全国雾霾污染加重、各地交通状况堪忧、石油高度依赖进口等问题叠加,更加剧了人们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但也有企业家和学者提出,汽车产能尚在可控范围,建设中国车都的武汉,离产能过剩为时尚早。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提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产能过剩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基本因素,只有供大于求,才会推动行业竞争、产品升级。他表示,去年我国汽车业实际产能利用率是84%,部分合资企业甚至超过了100%,产能利用率尚处于可控区间。

  也有车企高管指出,汽车产能本身就是个伸缩性很大的变量,一般而言,新建工厂都会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扩产步伐。即便是硬件配置达到了设计产能的要求,车企还可以通过单班、双班、三班运转等方式,主动调控生产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2015年全国约4000万辆产能只是理论预测值,不会真的出现汽车大量积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一二线城市换第二台车、三四线城市加入购车阵营,汽车需求量还将温和放大,“一年销量增长一百万辆,问题不大。

  武汉市政府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李林清表示,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小城市建设加大了汽车需求量。按中国现有资源、环境约束,达不到美国几乎人均一辆汽车的水平,“但一家拥有一辆汽车,完全可以实现。按此测算,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亿至4亿辆,年销量达到5000万辆左右时,产能过剩才会真正出现。距离这一目标应该还需要10年”。

  转型在即

  防范“消化不良

  汽车产能之辩未有定论,市场未来变化却在现实的蛛丝马迹中显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7个月,全国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保持在13%以上,但增幅却自2011年以来首次下降。

  李林清表示,总体看汽车业还处在大发展之中,但随着车企大规模扩张和市场容量逐步饱和,市场洗牌在所难免。

  他预测,任何行业都会走入平台期,汽车也不例外。目前全国汽车集团多达70多家,今后通过兼并重组,最终能生存下来的汽车集团应该不超过七八家。无论是城市发展还是汽车行业都应警惕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加快转型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国方说,美国底特律由于人工成本高,竞争力下降,慢慢淡出世界汽车中心。包括武汉在内的内陆城市,凭借人工、人才等优势在汽车领域可能会迅速崛起。但要长期保持领先,武汉汽车业必须加快自主创新,主动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如发展新能源汽车等。

  叶青认为,目前武汉市已有车系品牌价值不如大众、通用等车企,多以中低端车型为主,高端车市场竞争力不强,本土车企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东风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事业平台总监黄兆勤判断,为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保护环境,未来汽车的变革性方向或将是电动汽车。同时,通过互联网与汽车结合,用智能化来延长汽车产业价值链。

  目前,东风公司已开始探索汽车新路,其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将于年底投产。业内人士预测,一旦电池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大爆发。

  寻求未来技术的同时,武汉车企也在瞄准未来市场,出口埃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国,汉产汽车已经打开海外的大门。

  汽车业转型也牵动着城市产业升级步伐的快慢。

  李林清认为,汽车是武汉第一大支柱,短期内要尽快形成超过300万辆的产能。做大的同时尽快做强,武汉不仅要做汽车制造中心,更从全价值链入手,做汽车设计、研发中心。在研发上,除了东风总部的研究机构外,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也准备在汉设立一个研发中心,共同提升武汉汽车产业的附加值。

  同时,城市经济要实现多条腿走路,避免过于倚赖汽车业。“武汉发展模式肯定不同于底特律。当前江城正在打造四大工业板块,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将形成一条独具魅力的城市之路。

  2013年全国重点城市

  汽车产量情况

  上海 226.89

  长春 224.60

  重庆 215.09

  北京 203.83

  柳州 186.50

  广州 180.50

  沈阳 104.10

  武汉 95.34

  南京 88.37

  襄阳 3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