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造血”强筋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系列评论之四

02.11.2015  12:18

   产业“造血”强筋骨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系列评论之四

  本报评论员

  扶贫并非始自今日。一些地方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制约,虽经过多年帮扶,成效并不显著,贫困问题尚未得到根治。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输血”、轻“造血”,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以致前有好转,后无持续。

  精准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帮助各村规划好支柱产业,无疑是从根本上入手解决问题,也让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

  宜昌市既有国定武陵山片区、省定秦巴山片区、又有插花地区、主城郊区,开发式扶贫需求各异。所以,以项目扶持为主要手段,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人制宜、因户施法,是实现“精准脱贫”最有力的“铁抓手”。

  发展产业,要靠规划引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科学规划。通过规划引领,把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可能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要素集聚起来,在规划中,坚持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乡村发展经验,根据市场需要,利用后发优势,进行产业布局,助推农户由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向高附加值、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产业,要靠特色立足。有特色才有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挥宜昌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探索“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特色产业、旅游+民俗文化”等旅游扶贫融合发展机制,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变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创新“互联网+”扶贫新思维,强化信息网格化支撑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特色产业“上网触电”。以往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列出需求清单,对症下药、靶向治贫,引导各村人才、资金、项目等资源向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聚集,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切实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发展产业要靠长短结合。贫困群众积累少、家底薄,调整结构难度大。各地要立足长远谋划项目,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针对每个农户的情况,找准路子,充分发挥能人、合作社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帮助困难群众种下产业这棵“摇钱树”,使收入可持续。

  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不能靠一朝之力、一夕之功。产业是检验“精准脱贫”效果和提振干部能力的“试金石”,必须用持续的耐力、韧劲,才能改变贫困地区产业单一的局面,让贫困地区群众一起过上好日子。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