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半年形势分析会交流材料(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升综合交通服务能力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
2017年上半年,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短板、调结构、促转型,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5.7亿元,占省厅年度目标72.1亿元的91.3%。切实发挥了交通服务经济稳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结构的新变化。
一、补短板,扩大基础设施有效供给
一是疏通“大通道”。 强化城市辐射功能,加快构筑“八线三环”快速通道网,大力拓展市域“一小时经济圈”。白洋长江大桥、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加快建设,宜张高速南段及宜来高速前期工作抓紧推进,力争年内开工,促成国家级大通道呼北高速纵贯宜昌南北。开工一级公路项目3个,全市在建一级公路项目达到9个,下半年还将开工一级公路项目5个,力争早日实现市域内中、东部城镇之间一级公路联通。
二是构建“主枢纽”。 加快三峡枢纽港建设,以港兴城。白洋港一期开港营运,茅坪港二期、云池港二期、兴山峡口旅游码头正在加快推进,三峡枢纽港“三城六区一中心”格局加快形成。加快打造现代物流园区,促使物流行业从分散经营向物流集群迈进。边建设边运营的物流园区5个,正在建设的14个,初步形成了三峡坝区、宜昌主城区、猇亭-白洋园区三大物流片区体系。全市入园物流企业达到660家,商贸企业入园达到2756家。
三是畅通 “ 微循环 ” 。 围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聚焦精准扶贫。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相结合,将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和补助资金向92个扶贫村重点倾斜。目前已完成农村公路改扩建793公里、窄路面拓宽工程108公里、撤并村通畅工程375公里。
二、调结构,提高运输服务供给质量
一是公共交通多元发展。 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拓展延伸BRT,形成了“1主+N支”的BRT快速公交线网,车辆运行时速达到25公里/小时,日均减少机动车出行约5万次。市政府出台《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宜昌申报国家公交都市试点有望获批。
二是城乡客运统筹推进。 7月6日,开通宜昌至秭归城际公交,我市城际公交线路达到6条,票价下降30%,每年惠及500余万人次出行,节约出行成本5800余万元。新增榛子、高桥、都镇湾、大堰、湾潭、仁和坪6个乡镇实现公交化改造,县城至乡镇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率达到94%。各县市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4A及以上,远安县成功获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试点县。
三是出租车行业改革前行。 按照乘客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兼顾、依法依规的原则,市政府出台了出租车行业改革三部规范性文件,于7月1日正式实施。最大化放开出租汽车市场准入,促进巡游车和网约车错位发展、融合发展。
三、促转型,切实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一是政策引导降成本。 升格成立宜昌市物流局,构建大物流发展格局 。 针对宜昌口岸功能不完善、货物出多进少导致港口空箱率高等问题,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成立第一支现代物流产业基金,出台扶持政策,对外贸企业查验费用、短驳费用和报关费用等进行补贴,鼓励企业通过宜昌口岸出口。云池港通过降低外贸集装箱收费标准5%,成功吸引宜昌周边货物从该港出口,上半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1.73%,突破9万标箱。
二是完善体系降成本。 大力推进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多站合一”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成县级物流节点5个、农村综合服务站32家、村级物流服务点442个。力争宜昌9个县市区“县县有物流中心、乡乡有农村物流服务站、村村有农村物流服务点”,实现“干支末”农村物流运输网络全覆盖。
三是创新模式降成本。 三峡、安卅物流园被确定为全省“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在白洋、茅坪、保税、天元和江山贝尔五个综合物流园区开展多式联运试点;重点扶持立信物流、华维物流、宜港集团、老周物流发展甩挂运输,开通甩挂精品线路10条;重点培育宜昌港务集团等企业开展多式联运,打造联运线路12条,物流全程“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次结算”;重点支持推广秭归华维物流“干线运输+农村货运班线+村村通客车”、当阳大有物流“快递超市+村村通客车”、长阳百维商务公司“电商+快递物流”等农村物流创新模式。这系列创新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通过采用无车承运模式,为中小公司节约物流成本30%左右;通过构建高效衔接的城乡配送管理平台,车辆空返率降低50%,降低物流成本15-20%;广西的糖蜜罐通过铁公专线联运,门到门配送到终端客户安琪酵母,运输成本降低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