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县城搬迁年底前全部完成
经过3年多的建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城避险迁建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新县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0月底,县政府驻地由五峰镇迁至渔洋关镇。这是时隔65年后,五峰县城重新搬回渔洋关镇。
此前,按照“避险项目优先、民生项目优先、基础设施项目优先”的理念,五峰已经提前完成了学校、医院和部分企业的搬迁重建工作任务,新政务服务中心已于10月中旬投入使用。本次集中搬迁只涉及党政部门,搬迁人数3000余人,将于今年底前全部搬迁到位。同时,老县城地质灾害治理和旧城改造工作正有序推进,已有8个项目通过验收。
资料显示,五峰老县城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城区建设面积仅0.56平方公里,沿天池河两岸河谷呈南北走向,最宽处不足200米,最窄处只有60米,地质环境极不稳定。此外,受地理条件限制,五峰老县城基本无工业,无法辐射带动全县经济发展。2012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五峰排名倒数第五。
在自治县成立之初,该县曾提出将县政府驻地回迁至渔洋关镇,因条件不成熟未能付诸实施。经过长达20多年的努力和争取,2011年4月14日,民政部正式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五峰镇迁至渔洋关镇。2012年9月10日,五峰召开县城地质灾害治理暨避险搬迁重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县城避险搬迁工作。
围绕“宜居、宜业、宜旅”的要求和进行“先行集中建设新县城新区”的思路,3年多来,五峰新县城累计开工91个项目,竣工55个,完成投资逾30亿元,基本上完成了县城迁建的主体任务。
如今,登上渔洋关镇西南的制高点青岗岭,五峰新县城尽收眼底:一处处建筑工地上工程车往来穿梭,塔吊飞旋;一条条宽敞的马路上,工人正忙着装路灯、清理路面;占地70亩、拥有253个门面的金东山家居建材城内顾客熙熙攘攘……
据介绍,五峰新县城建设将突出“绿色、生态、民族”等元素,以渔洋河为主轴带展开,打造中部生态城、东北部低碳产业园和西南部旅游休闲湾三大主体空间布局,形成“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生态城镇景观格局,着力构建10万人的城市骨架。同时,老县城将作为县域副中心,充分保留与继承土家族本土文化,着力打造以休闲旅游业为主的“国际慢城”。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