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河率队赴湖南云南两省考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厅财务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精神,努力做好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月23日至25日,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金河率领省物价局环资处、水利厅财务处、农水处、漳河工程管理局、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当阳市水利局、松滋市水利局和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考察学习了湖南、云南两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调研组首先来到了长沙县桐仁桥水库管理所,实地查看了桐仁桥水库和灌区,并与湖南省水利厅、长沙县水利局和桐仁桥水库管理所有关领导进行了座谈,参观了桐仁桥水库自控化管理系统的现场演示。桐仁桥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具有农业灌溉和安全饮水功能。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和改革措施。一是分配初始水权、定额供水。二是推行终端水价制度,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三是加强计量设施配套,实行农业供水准确计量。四是节奖超罚,定额内用水优惠、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五是落实管护费用,建立精准补贴机制。这些措施保障了桐仁桥水库灌区“先费后水、节奖超罚”的农业水价改革模式,建立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培养了农民“水是商品”的意识。保障农业灌排工程的良性可持续运行,同时也实现了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的目标。
调研组来到了云南省陆良县恨虎坝水库灌区和中坝村这2个水价改革项目区。陆良县水利局现场讲解了两个项目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恨虎坝水库灌区主要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该模式激发了市场和群众活力,初步实现了田间水利工程建成后“有人管、费能收、坏能修”,能持续长久地发挥效益。中坝村在健全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形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系统完备的供水网络。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灌溉成本,提高了灌溉效率,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实现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生产生活用水的自管自用,农村生产生活习惯的转变,夯实了农田水利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考察结束后,赵金河高度肯定了云南、湖南两省的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要求参加考察的人员要有所思、有所获,同时对做好下一阶段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赵金河要求一是要全面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研究制定出适合我省省情的指导意见;二是试点地区要坚定信心,不断推进农业水费的征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促进农业节水的作用;三是各试点地区要站在“三条红线”的高度认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学会算大账;四是各个试点地区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创新;五是要把握难点,在项目区选择、水权分配、区域推进、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上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