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七街阳光家园残疾人庇护性劳动项目启动
新华网湖北频道12月5日电(刘启超)近日,在位于武汉市二七街黄家墩社区的阳光家园内,30余名残疾人朋友围坐在工作台边一起劳作,这标志着二七街阳光家园开展的庇护性劳动项目正式启动。残疾人朋友把爱心企业提供的led灯具组件,一件件地拼装起来,贴好商标,小心翼翼地放入包装盒。每个残疾人都兴致勃勃地忙碌着。墙角,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他们的劳动成果。
阳光家园是国家有关部门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实施托养服务的机构,开展生活生产技能训练和庇护性劳动,是阳光家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一些简易劳动调动他们的手脑,让他们也创造价值。开展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开发智障残疾人大脑思维、动手能力,让他们体验劳动的快乐,同时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报酬,让他们感知自己也可以创造财富,改善家庭生活。
武汉市江岸区二七街“阳光家园”迁址之后,该园决心开辟一条托养服务与庇护性劳动相结合的路子,实现让每个进入家园的托养残疾人参与辅助性就业、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的愿望。在探索引入合适的劳动项目过程时,得知武汉市有一家生产光电产品的社会福利企业,主要生产各类LED系列灯具,公司领导也有意对庇护性劳动项目进行重点帮扶,实现对更多残疾人的扶助,双方一拍即合。根据阳光家园残疾人的动手能力,前期,这家公司派出志愿者来园,一对一地对托养残疾人进行流程讲授和包装辅导,将灯具生产的最后一道既易操作又安全的工序——组装、贴商标、包装等交由该园残疾人完成,公司对参与庇护性劳动者给予一定的报酬。
二七街“阳光家园”负责人介绍,过去,一些重度肢体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久居家中,慢慢与社会脱节,感知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运动、语言与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简单劳动能力逐渐丧失。而庇护性劳动是他们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社会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进入“职业状态”的残疾人无论心态和行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庇护性的劳动,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精神面貌明显改观,生活得以改善,更是有效地减轻了每个托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从残疾人满足的笑脸上,我们读到了“自尊”和“自信”。
提供庇护性劳动项目的爱心企业领导表示,对企业而言,提供庇护性劳动虽然增加了产品成本,但为这项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也是值得的。今后会将这个劳动项目在武汉市内扩大范围,尽可能地多覆盖一些阳光家园。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