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不清时,耐心等待是最好的姿态

02.04.2015  20:26

以监督公车私用知名的区伯被报道“在长沙因嫖娼被抓”。消息传出后,有人惊讶于口口声声为公益者的私德败坏,有人斩钉截铁地说肯定是一次报复是一场阴谋,有人分析“即使区伯嫖娼了也不能否定他的监督公车行为”。各种观点喋喋不休,争论声远远多于“媒体提供的事实”。嫖娼的事实并不清晰,舆论场上各种争论和判断却远远跑在事实前面。

一位网友一直在微博上问我:区伯这事儿是网络热议的焦点,作为一名时事评论员,你怎么一直没有对这件事作评论?我说,评论员并没必要对每个热点事件都凑上前去“说几句”。为了显示自己的“舆论领袖”身份,或表现自己“不缺席”,事实不清时也习惯性地“说几句”,这对公共讨论毫无贡献,反而把本就混乱的判断搅得更乱,对公共理性是一种干扰和误导。

评论员并不掌握事实,媒体在前方调查,警方还没有最终通报,区伯本人也没发声,这时评论员能说什么呢?说绝不相信区伯嫖娼了?——凭什么“不相信”呢?说这完全是一场报复和阴谋?——证据呢?说“即使区伯嫖娼了,也不能否定他的监督公车行为”——这明明就是两件事,事实上谁也否定不了监督公车的行为。如果嫖娼是真,反过来也可以说“监督公车的正义也不能遮掩嫖娼的不堪”。事实不清的情形下,玩弄庸俗的辩证法和讨论伪问题,其实毫无意义。

这几天舆论炒得沸沸扬扬的郭文贵与胡舒立之争,争来争去也是一地口水,财新方面已报警,会诉诸法律程序解决,另一方当事人还继续通过媒体发声——事实并不清晰,这时舆论场上的观点和站队也是过剩的,如“相比之下我更相信胡舒立”、“不能任由流氓往媒体人身上泼污水”之类表态只是一种站队,对公共讨论并无实质意义。看不清楚事实时,“非得说几句”的结果就是往舆论场输送混乱和对立,使公共讨论变成两个圈子的对立。

真的没必要啥事都凑上前去说几句以寻找存在感。不懂的事,别轻易评论;不了解的事,别妄下判断,还是等了解了前因后果和相关背景后再去表达意见,别一听到“方韩之争”就立马站在某一方摇旗呐喊。事实不清时,静默地等待事实逐渐浮出水面,等事实清楚后再作判断,那才能凸显观点的价值和可贵。

热点和真相的节奏常常是不同步的,事件处于大众围观的热点高峰时,事实往往不清,但这时公众和时评家往往最兴奋,对“判断”的热情往往最高,热点的时效压力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并“逼”着舆论领袖去表态。可事实的完全浮现往往没有这么快,待真相完整呈现时,乌合之众可能早已转移去消费新的热点了。公众很多时候感兴趣的可能不是真相,而只是围观热点、猜测真相、想像阴谋、消费情绪、享受吐槽的快感。

很多事情,本来并不混乱,但评论多了,公众反而更混乱了。另外,看不清事实时就站队表态,也会让讨论变成一场敌友划分,网络在很多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对立化、尖锐化和极端化,与这种习惯有很大关系。

舆论场的一大浮躁表现是,人们轻易就把某种本能的怀疑抛出来,而根本没有做好提供证据和论证这种怀疑的准备——只是任性地说“我就怀疑就怀疑”、“我就是更相信谁”。评说一件事,需要自己先想清楚怎么论证,不能自己还没想清楚就“急于说几句”,结果只会是把自己的“不清楚”传递给大众,带来了更大的混乱。没人强迫你非得说几句,有时候,静默等待比夸夸其谈可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