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发言将成“两会”必修课
近日国家领导人参加“两会”一些团组讨论,都是直奔主题而去。习近平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一连串问题;李克强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预算报告时打断代表发言,提出“我们来互动”;王岐山在海南代表团“插话”说:少说点成绩多谈点问题。
准备好的发言稿被打断,临时提出了问题,当面要作答,一些代表们措手不及。面对国家领导人参加会议,不念稿子,省略礼仪性发言,或许会有些不适应,但其实不必如此。国家领导人参加讨论,同样以代表身份出席,和大家一样是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会议之上,大家以尊重和平等姿态对话,无需紧张。
近年来,“两会”等场合,国家领导人均有务实表现。一些繁文缛节被主动省去,发言稿普遍不受欢迎,政治新风向各个场合传递。“两会”的流程一年比一年缩减,议事安排更紧凑,礼仪待遇更朴实,会议新风越来越明显。总之,丢掉传统的政治客套,务求集中一切资源服务于务实议事。
国家领导人直奔主题而去,体现着关注地方发展的急切心情,代表、委员肩负各地与各行各业重托,同样可以问计国家高层,在领导人面前理直气壮的对话,没有什么不可以。“两会”正是如此政治平台,各路精英汇集此处,国家上下在此通话,每一次发言,既是难得机会,也是万千利益系于一分一秒。
“两会”集纳天下大事,讨论的都是关乎国家进程、公众利益的话题,任务繁重得很。会议为期两周,严格来说时间比较紧迫。议事程序既定,每一个环节有具体工作,没办法稍作懈怠。一年一次的机会,把准备已久的提案带上“两会”舞台,立志推动国家决策,其实需要耗费太多的心力。念稿子,将成为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今天的中国政治场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已经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气氛。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国家发展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渐次清晰,有太多的议题需要遴选、汇集和讨论,需要凝聚举国能量共同推动消化解决。虚头巴脑的议事既是陈旧式,也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会让人感到恼火。如果脑袋里还装着礼节化、程式化的一套陈旧模式,就要被逼着去转变观念。
中国人印象中的会议文化,也由此慢慢发生改变。如何开会,曾是舆论反复讨论的话题。议事规则曾作为舶来品推介,被当作一个高深学问。其实有真正的问题要解决,会议就能高效运转。问题越真实,越是普遍关心,就越能驱动讨论和决策,会议程序、议事规则就能科学演进。
“两会”议程注定会更加紧凑,气氛会更加紧张。国家大变动调整时期,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问题汇总到政治前台,容不得温文尔雅、一团和气的讨论,争分夺秒的发言将成为代表、委员必修课。(肖畅)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