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用心理学讲成长故事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10日电 这个秋天,著名青春作家沈嘉柯一连推出两本新作,一本小说故事集《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一本长篇《路过风景路过你》。我因为近水楼台,先睹为快。
在沈嘉柯的笔下,文学联袂心理学,是一条更加抵达内心的路径。沈嘉柯从事过心理学工作,接听心理热线,开辟对话专栏,同时一直活跃于文学界,笔下的很多故事,有着直接的真实经验来源。
他写了一群女孩,也透过女孩,写到了社会。独自在大城市闯荡,独自工作,没有过去的包办介绍,没有退路。反而需要更加勇猛努力。放下自恋放下自怜,沉着勇敢。在沈嘉柯写的故事里,有时幽默调侃,有时直刺内心。
在《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里,他打破了惯常的作家喜欢顺从夸张的自恋情结。在《比他更好的男孩你换不换》里,他写到了人面对选择,总觉得还有更好的伴侣,却忘记好的伴侣,都是磨练相处学习而来的。没有人天生就成长的完美了,供你享用。
在《死文青,活爱情》里,他穿透现在对文青的取笑,用一种坦诚透明的态度,写出了“世上的规律又变回简单了。所有关于男女文青的劣迹传说,都低于爱情本身。”
这些年来,沈嘉柯笔下的诸多短篇故事,广为转载流传。只要你是一个翻过杂志的人,你肯定读过他的文字。就因为此,他被推崇为陪伴80后、90后以及新一代年轻人成长的温暖作家。到了网络时代,他的故事再次被更多年轻人读到。
所以,这本书表面上看,是写给女孩的。其实,是写给所有的年轻人的。在经历最现实的人情冷暖之后,大家终于发现,这就是人生。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通过自立与勇敢成长,都会发光。
而《路过风景路过你》,则是他的两本经典心理小说《睡莲少年》《那么近这么远》的合并再版。五年前出版时,已经被国内各大中央报刊推荐过。
同样是以心理学的原理,展开故事,在曲折故事里,探讨童年阴影,探讨成长的创伤。
其中之一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家庭成员的心理拯救,“在家庭或组织中所发生的许多负面事件如:家庭失和、身心疾病、自杀、伤害意外、暴力等都是抵触这股力量所导致,而使整个家庭或组织的序位受到干扰,有的时候这些事件还会重复发生,延续到下一代。”
另外一个长篇故事则是讲述的罪与惩罚的赎罪故事。把视角投射在校园关系,青少年犯罪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
这两本书恰好包括了青少年时代,到进入社会以后的整个成长期,难得的是,他不会一味讨好读者,讲故事的方式使得阅读充满快乐,但在温柔叙述里包含了冷静理性,令人读后陷入沉思。把心理学这个盐,融入了故事的水中,用老武汉话说,这就是人体受益又解渴的盐汽水。(完)
作者简介: 曾凡顺、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青年时评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专栏作者。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