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进入4.0时代:咖啡、讲座、蛋糕成标配
湖北的读书人是有福的,有学校的地方往往就有可心的书店,社会人流密集的地方则有省市新华书店的大型书城或图书批销中心,至诚经典、卓尔、物外、文华、西西弗、武锅403等各具特色的民营书店也在武汉三镇遍地开花。书店集体进入4.0时代。
1977年恢复高考前后,一部中外名著,或者中高考复习资料,都会让新华书店门前排起长龙。习白羽是武汉市新华书店子弟,从小住在汉口江汉路新华书店楼上。如果哪天楼下半夜里排起长队,那一定是书店里到了紧俏书。“那时侯很多人都有读书饥渴。我记得有天我哥在公用厨房里洗碗,正好碰到一位也爱看书的邻居,我哥反手托碗和邻居说起刚刚读到的《飘》,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说完话,我哥的碗已经放不下来——手腕已经僵了。”
习白羽说,那个年代能够绕到书店柜台后面挑书看书的“关系户”,往往会被柜台外面的人羡慕嫉妒(不应有恨)。这是书店的1.0时代。
书店的2.0时代 关键词:民营书店 开架售书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民营书摊出现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口区政府借鉴长沙黄泥街的经验,在武胜路辟出一块地,让大家集体练摊,这就是著名的武胜路图书市场。至诚经典(原华龙书店)老板黄建祥、陈汉龄夫妇就是在这里淘到了第一桶金。“那时候的钱真好赚啊,从上午10点到中午12点,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床头柜就是一抽屉钱。”
那时候最好卖的都是些什么书呢?陈汉龄反倒不记得了,“很多都是七拼八凑的杂志。还有就是挂历,每年4月份组织货源,10月份进入旺季,元旦和春节前后最紧俏。一年上头只有3月份才算真正的淡季。”
民营书店的积极进取,也倒逼新华书店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放下架子,开始开架售书。这时候习白羽已经大学毕业,进入武汉市新华书店批销中心工作。据她回忆,那依然是一个物质紧缺的年代,书号紧俏,纸张紧俏,好书紧俏。要拿到好书,批销中心必得主动到出版社寻找货源,或者找兄弟书店调剂,根本没有精力对个人营业。即便对零售书店批销,那也至少是8.2折,一包(30—40本)起售。
而在很多读者的记忆中,那个阶段到书店或者书摊上看书,是“痛并快乐着”的经历:所有书都只能简单翻翻,要买,赶快掏钱,不买,就放回原处。如果不自觉站在原地一读就是几个小时,书店店员会不断在你身边走过来走去,或者拿个鸡毛掸子在书摊上掸来掸去……这是书店的2.0时代。
书店的3.0时代 关键词:自由阅读 一律8折
武汉人能够在书店里尽情阅读应该是1998年以后的事。那一年年底,汉口图书大世界在北湖开业,武汉市新华书店批销中心像图书航母一样占据市场中心位置,兼营起对个人的零售业务,所有图书一律8折,带动市场内所有民营书店一起对读者让利。爱书的人就像老鼠掉进了大米缸,每到周末,图书大世界就人头攒动。店员们也没时间对看免费书的人斤斤计较了,进货,出货,忙得不亦乐乎。习白羽说:“那时候书店依然是一个工作的好去处,连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靖王’王凯也顶班到了我们单位,天天穿着蓝大褂在书店里忙着搬书呢!”
图书大世界十年,也是武汉众多民营书店的鼎盛时期。仅华龙一家每年的销售码洋就达到五六千万元,一点不逊于旁边的新华书店。
到了2003年,读者不仅能在汉口的图书大世界站着看书,还能在武昌的崇文书城坐着看书了——那一年,省新华书店与北京多家出版社合资成立湖北新华书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昌雄楚大道开设了国内最大的一家书店(崇文书城,今新华书城·雄楚店)。今年年初刚刚出任湖北新华书业董事长的蔡梓林当初也参加了雄楚店的筹办,他回忆:崇文书城的港式设计,让习惯了读苦书、苦读书的读者能够“享受”读书。书店内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走道和台阶上常年挤满看书的读者。搬书上货的工作人员走路时小心翼翼,唯恐打搅了身边的读书人。
这是书店和读书人的共赢年代,也是书店的3.0时代。
书店的4.0时代 关键词:咖啡红酒 讲座蛋糕
2009年,汉口图书大世界搬往后湖地区,所有经营户的零售业务一落千丈。
而网上书店的勃兴,也让实体书店处境尴尬。“我们早先有些积累,倒不是太担心,就是苦了下游的零售书店。”华龙书店前些年尝试过和市场内另外一家民营书店合营,这些年又与北京最大的民营出版公司之一“新经典”合资成立了“至诚经典”书店,相当于为出版公司在湖北建了一家“工厂店”,以尽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挤压成本,“我们就拿钱不断试错,不断撞墙吧。也许哪天头撞南墙,把墙撞出一个大窟窿,一条新路就出现在眼前了呢?”
这些年,分布在武汉三镇的零售书店也不断推出多种经营模式,咖啡、红酒、讲座、蛋糕几乎成了书店的标配。湖北新华书业更是在汉口CBD(原王家墩机场)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泛海店,除了几大标配之外,还有家具、古玩、茶室、画廊、文具、眼镜等20多种联营店中店,下一步还将引进珠宝和时装。
这是书店的4.0时代,也是读书人的4.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