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代表需要“三多”
乡镇人大代表在推动法律、法规在农村的贯彻实施,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沟通与交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人大代表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除了不怕苦,深入联系选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不畏难,积极建言献策,真实反映群众疾苦之外,为更好地履好职,更需要“三多”:
多一点农民情结。“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作为代表农民群体的乡镇人大代表,论出身,要么自己是农民,要么祖辈是农民,都离不开农民本色,肩负的是乡亲们的充分信任和父祖辈的殷切期望,所以切不可做“挂牌代表”、“举手代表”、“无言代表”。其次,因为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眼皮底下,乡镇人大代表在走访选民过程中,要将心比心,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农民的烦心事当成公事,把农民的急难事当成自己家事。我们人大工作能否取信于民,群众不看别的,就看代表能否兑现其诺言,为他们谋福利,帮他们解决问题。
多一点时代特征。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原先只能土里刨食的农民有了更多选择,可以“亦农亦工亦商”。再加之,各种新兴媒体的兴起,加速了信息流通,人民群众接受到的信息量大幅增加,获知各类信息的速度变快。这要求乡镇人大工作也要跟着变,手段要创新,内容要丰富,思路要符合时代特征。代表需贴近大众“口味”。要主动去了解群众的价值观是什么,喜厌的是什么,关注的又是什么等等,学会用百姓话,家常话,真诚话,流行语,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代表需贴近时代“脉动”。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可供选民“发声”的渠道越来越多,微博就是其中一种,它正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因此,人大代表要乐于走入浩大的微博“江湖”,从中窥到新的变化、新的力量,对百姓冷暖和治政得失体察入“微”,网民的某种疾苦牢骚或许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网民的某个奇思妙想或许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金点子”。
多一点勤学意识。通过学习,可以聚集很多“气”,用于工作。一是人有“灵气”。乡镇人大代表要通过多看书、多看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他山”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方法应用到本地工作上,不断提高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参政议政的水平。二是人有“才”气。学习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要写的东西很多,可以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采用撰写调研报告和议案意见建议等形式,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三是人有“正气”。多读经典著作,强化人大代表的遵纪守法意识:明法度,常怀律己之心;鉴古今,常思贪欲之害;安职守,常弃非分之想。人大代表要学行一致,进而把好清正廉洁的关口,筑牢拒“庸”防“懒”的防线,夯实勤政为民的根基。(襄阳市襄州区伙牌镇人大 刘保贤)
责任编辑:吴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