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6月底至7月中旬,根据十堰市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安排,本人先后深入湖北口回族乡和十堰市11个回族村,就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了一批典型,梳理了一些问题,清晰了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措施与成效
十堰市是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涉及1个回族乡、11个回族村,民族乡村回族总人口1.1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2.35万人的38%。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精准扶贫开发为抓手,大力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 从宣传政策法规入手,民族团结不断巩固。 一是“六进”宣传。 几年来,连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村)、进学校、进寺庙”活动,多形式、广渠道、全方位地宣传民族法规政策。 二是 资料宣传 。把《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编制成册,并举办培训班进行民族政策宣传,先后印发宣传资料15.5万余份,举办培训班125场次、专题(专栏)409期。 三是典型宣传。 结合国务院第六次、省政府第四次、市政府首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评选活动,对国务院、省、市政府表彰的模范事迹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教育,使全市回汉群众“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政策支持不断加大。 一是出台政策支持。 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于今年2月16日出台了《中共十堰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推进民族乡村发展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措施。 二是帮扶共建支持。 省扶贫办、省交通运输厅(去年年底)、市直27个单位对口帮扶湖北口回族乡。郧西县10个县直单位对口帮扶湖北口回族乡和4个回族村。郧阳区1名县级领导、3个区直部门对口帮扶回族村。竹山县县委副书记联系东门回族村。 三是现场调研支持。 几年来,市、县党委政府先后在民族乡村召开现场会、办公会9次,专题会36次,有力的推动了民族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政策扶持下,湖北口回族乡综合实力进入该县第一方阵,2009年与2014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分别由3080元、380万元增加至4930元、463万元,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乡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实施生态搬迁工程。 几年来,通过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使湖北关、虎坪、坎子山、泗峡口、西川、清凉寺等6村400户1800名回民群众从高山、二高山向中心村集聚,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工程。 民族乡村在特色村寨保护过程中,实施林、田、山、水、路综合整治,家门口配套了休闲广场、农家书屋和便民超市,使回民用上了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 三是实施社会事业工程 。几年来,民族乡村先后改造危房校舍、新建校舍,配备了教育教学设施,民族乡村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湖北口回族乡建成了卫生院综合门诊大楼,11个民族村建起了卫生室,使回民就医看病得到了基本保障。
(四)从培植特色产业入手,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湖北口回族乡 注册成立了“郧西县便民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坎子山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湖北关、虎坪、坎子山等5村成为养殖专业村,马头羊、秦巴黄牛年饲养量分别达到6.9万只、8000头,发展高山土豆5000亩、苞菜1000亩、烟叶4000亩。 竹溪县日进回族村 成为供应竹溪县城居民的水果专业村。 竹山县东门回族村 着力打造集民族商贸、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民族风情旅游一条街。 郧阳区清凉寺回族村 发展大棚韭菜100亩,逐步打造成蔬菜专业村。 房县长望回族村 引进大户发展大棚蔬菜、草莓种植500亩,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模式。 房县上营、大木街 和 郧阳区马纵岭等回族村 大力发展地道中药材和核桃基地,成为药材种植专业村。
(五) 从落实相关政策入手,回汉关系不断融洽。一是政治上关爱。 全市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279名,少数民族代表人士128人,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有一定比例。湖北口回族乡乡长由回族干部担任,回族村民委员会成员中有回族干部担任。 二是习俗上尊重。 市、县大力提倡和支持回民兴办清真企业,先后发展3家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20家清真“三食”网点,基本满足了回民的生活需求。划定了回民墓地210亩,满足了回民殡葬需求。 三是生活上关爱。 每年春节和斋月节期间,市、县党委、政府都看望慰问贫困回民和少数民族代表,让回民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二、困难与问题
(一)思想认识亟待提高。 在落实《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涉及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方面力度较大,但在民族事业发展经费落实上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县级财政还没有预算民族发展资金。个别干部对处理民族问题出现畏难心理。
(二)基础设施欠帐较大。 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民族乡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经济条件的制约,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很重,尚有560公里的通村、通组公路需要硬化,有3000回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宽带、移动、电信、联通等信号还没有完全覆盖,部分农田基础设施急需加固,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较大等等,制约了民族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少数民族乡村的发展和历史相比变化巨大,但和周边乡村以及省内其他少数民族乡村比较差距较大,特别是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因灾、因病返贫问题突出,截止去年底,全市民族乡村贫困人口约2500余人,贫困人口发生率33%左右,高于全国25.4、全省19.2个百分点。
(四) 社会事业尚需加强。 民族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基本没有开展。湖北口回族乡地处偏远,回族干部青黄不接,特别是回族教师、回族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奇缺,不利于社会事务开展。
三、建议与意见
(一)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内蒙古、新疆、云南、吉林等,考察少数民族地区,反复提出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指示要求,提高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支持和帮助发展民族经济。要积极引导民族乡村干部和广大回民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实现“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观念转变,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激发广大回民干事创业、发展经济的热情。
(二)必须 推进扶贫开发。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结合“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部署,把民族乡村作为扶贫开发“特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激活民族乡村内生活力。继续深化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对口帮扶湖北口回族乡工作机制,制订考评办法,加强督办检查,提高帮扶效果。在省、市、县对口帮扶湖北口回族乡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把民族村纳入扶贫重点村规划,每个民族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一个较强的县直部门对口帮扶,每户贫困回族农户有一名脱产干部保包。大力支持民族乡村发展养殖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大力加强乡村公路和水利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民族乡村人口集中的自然村全部通路,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供电能力。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强供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少数民族居民“高搬低”工程和民族乡村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民族乡村服务功能。
(三) 必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群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着力在全社会营造“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加大投入,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民族特色文化体育人才培训和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民族特色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体育比赛和文艺汇演。支持民族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民族学校制度。提高民族乡村和民族学校教师生活补助,落实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加大民族乡村医务人员的培养培训,提高和改善他们的工资待遇和养老保障,完善民族乡村卫生院(室)医疗设施,落实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就医“大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
( 四) 必须推进政策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 牢固树立“民族工作无小事”的理念,市、县两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每两年召开一次民族乡村发展现场办公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市政府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加强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市级民宗部门内设机构少、人员编制缺等实际困难。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各级财政要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经费,推进《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规定的相关经费落实。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落实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宗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系十堰市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