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走进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

09.04.2021  16:02

开栏语:百年从头越,奋斗新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本报将在报纸、网站同步开设专栏,广泛普及党史知识,书写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深悟透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引导青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策划:肖珊

撰文:高思琪

题图:梅之语、董心瑶

采访协助:王心怡、周婷婷、纠轲寒

3月12日晚,在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101教室,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迎来首次开讲。

在教室右侧第二排的位置,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他静静聆听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左亚文教授的授课,时而微微颔首,时而托腮沉思。

这位特别的“学生”名叫黎时忠,曾先后任湖北省通城县和崇阳县县委副书记和政协主席。出于对民间文化的喜爱和对“中国精神”相关内容的热心关切,当得知武汉大学开设了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年过八旬的黎时忠先生特地由通城来到武汉,跟班上了两次课。

黎时忠老先生在随后的课程团队会议中颇有感想,“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归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是中国三千年光辉历史的结晶,是爱国主义的遵循”。在黎时忠看来,中国精神并非固定不变的东西,而应当“以变应变,适应时代大势、中国大势”。

何为中国精神?何以需要中国精神?如何培育中国精神?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力求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门课程。


丰丽博敞,武大通识教育“家族”添新成员

武大通识3.0”计划继推出《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与《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大基础通识课程后,再度面向文理科学生开设第三大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这门课程由本科生院和通识教育中心共同推出,率先在弘毅学堂本科生中试点开设。

2020年,副校长周叶中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左亚文教授多次交流,探讨武大通识教育建设。在这些谈话中,周叶中提出增设一门基础通识课程的设想,这门课程便是现在初具体系的《中国精神导引》。

在《中国精神导引》之前,武大已经推出了两门基础通识课程,一门是《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彰显的是人文精神;另一门是《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彰显的是科学精神。“那么中国精神,就是要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最终落脚到做一个中国人上面来。”周叶中对这门课程的诠释,也是课程开设的初衷。

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研究、深有同感的左亚文,最终应邀成为《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的负责人。

新课程的开设,尤其是一门基础通识课的开设与筹备并不容易。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汤汤,大浪淘沙之后,涌现出无数宝贵的精神明珠。“中国精神”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命题,如何破题、解题,进行提炼归纳,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宏富的思想体系搭建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在进行课程筹备时的主要思考内容。

自2020年12月底提出课程的初步规划,在随后的20多天内,左亚文又与周叶中进行了多次讨论,开始初步拟定教学大纲。在参考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专家组的意见后,最终于1月21日敲定了教学课程提纲。

左亚文算了算,从1月21日正式确定提纲,到3月12日正式开课,真正留给课程组的筹备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约50天,于是大家决定利用春节期间紧急“赶工”。

有速度更要有质量,《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的筹备工作真正体现了“中国速度”。左亚文在回忆课程筹备的过程时颇有感慨,“撰写讲义的几位老师,以中国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笑称,‘我们写中国精神,就要发扬中国精神’”。

在2月8日(农历腊月廿七)举行的筹备交流会上,老师们戏称,要过一个“学术之年”。

课程筹备越深入,思想就越为激荡。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老师在课程组微信群内分享自己编纂的讲义,发表观点与建议,以思想碰撞思想,既深化了对“中国精神”这一课题的见解,也逐渐明晰了这一课程的主线内容和逻辑框架。

易·象》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欲为君子,必先遵循天道,奋发图强;厚养德行,包载万物。经过反复研讨,课程组最终决定从中华文脉之源出发,来定义《中国精神导引》的主线与核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不仅体现了“大道之精神”,也恰好契合当今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气质。

课程好不好的关键在质量。我们决心把这门课程打造成这样的课程: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新意和创意,学生听了后学有所获。”左亚文说。

正是课程组夜以继日的努力和一以贯之的决心,使得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完成了由孕育孵化到破茧而出的华丽蜕变。


教学相长,深化学生对“中国精神”的理解

3月12日晚,春寒料峭,月夜微凉。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101教室内,左亚文为学生们带来《中国精神导引》通识课程的第一讲。

在这堂课上,左亚文以古希腊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开始,引导学生将黑格尔精神反思一说投射到民族国家上,纵向分析了近代中国精神觉醒的三个阶段,为同学们解答了中国精神是什么、以及何以需要中国精神的问题。他引经据典又贴合实际,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其讲授既有哲学的深刻,又有历史的深度,蕴涵着丰厚的人文情怀与家国意识,发人深省。

思想激荡打造文化盛宴,教与学相伴相生,课堂上洋溢着轻松明快的氛围。

据介绍,在课程的逻辑结构搭建上,《中国精神导引》除导论之外还有十章,涉及到十种精神。分别是道行天下的精神、和而不同的精神、仁者爱人的精神、先义后利的精神、爱国统一的精神、自强创新的精神、以民为本的精神、忧乐圆融的精神、克己修身的精神、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精神。

这些内容实现了逻辑体系上的自洽与耦合。课程组老师们在备课时力图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古代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立足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之上,以求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这也体现了大学通识课堂的思政特色。

在谈及《中国精神导引》的内容体系和授课模式时,左亚文说:“我在课程组进行讨论时多次提到一个观点:精神思想主要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但这门课又是中国性的课程,因为精神扎根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精神是不老不死的,一直延伸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所以又离不开历史”,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是一个立体的概念,离开历史讲不透,离开现实讲不活。

自3月12日课程开讲至今,左亚文作为主讲人,已经教授了四堂课,他也着力将这一理念贯穿于课堂始终。

为了更直接地得到学生的反馈,深化同学们对“中国精神”这一课题的认识,左亚文特地在每一堂课的最后预留出15至20分钟与学生们互动,现场解答疑问。同学们表示,这一环节总是最为精彩。

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哲学方向)2018级本科生曹乐知在修习这门课程后,最大的感悟是,自己由“精神自发”转变为“精神自觉”。

左老师的讲解兼具广度、深度和实践性”,曹乐知说,“这是一门互动性极强的课程。左老师激情澎湃的讲授总能让同学们听得酣畅淋漓,而最后的答疑环节,左老师保持着对哲学根本问题的关切,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为同学们解疑释惑,传递出中国精神特有的辩证法内核。

谈及《中国精神导引》与此前两大基础通识导引课的区别时,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2020级本科生岳维轩说,“在我看来,《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让我了解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财富,而《中国精神导引》则是一门以方法论形式呈现的课程,可以指导我们理性处理这些文化财富,并且基于自己的立场做出行动。

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的开设和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吸引了本校一些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目光,他们也会跟班旁听课程。除此之外,一些外校老师和学生也慕名而来。

这些特殊的‘编外’学生每堂课有20人以上,有时候达到30多人”,左亚文介绍。

计算机学院2018级本科生赵耘浦在听课后说,“作为武大学子,接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熏陶与教育,也是综合性发展的重要内涵。这是一门内涵丰富、内容详实的综合性导引课程,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中国近代史、党史与国情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质量,在课程进行到第二周后,课程组在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举行了课程团队会议,希望通过对前两周课程教学的“复盘”来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年至耄耋的黎时忠在跟班上了两次课程后颇有感悟,受邀与会。他写了整整六页的发言稿,在讨论会上做了将近半小时的发言。会上,他对武汉大学率先在全国开设这门基础通识课程的决策表示高度赞赏,并指出,“《中国精神导引》这门课程把传统和现实把真正结合起来了。”

当理论照进现实,为期一月的实践课堂宣告了《中国精神导引》的课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功,课程组最初绘制的蓝图也在逐渐变为现实。


融贯古今,教学中赓续“中国精神”的当代价值

儒家经典《中庸》有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认为个人对自我的体察,往往趋于片面。而在西方国家,同样的命题也曾被提及。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精神现象学》中写道:“对于人最初的和最接近的东西乃是最后的和最远的东西”。

可见,一个人对自我精神的内在反思往往不足,个人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如是。正因如此,一个国家精神的内在觉醒、自我实现和时代重建尤为重要。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下,灿烂的中华文化催生出无数不朽的精神丰碑——“道行天下”的精神、“和而不同”的精神、“仁者爱人”的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归宿,是中国历史的宝贵结晶,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时代价值。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和建设的激流之中,在研究中国历史和现实中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是自觉承担践行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融入时代的应有之义。

曹乐知在课后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需要中国精神”,曹乐知说,“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曾有过缺乏自我认知的历史阶段。中国精神的觉醒,发端于近代、曲折运行于当世。中国精神的自我复归,已成为新时代弘扬民族之魂的必然要求。

弘毅学堂人文科学试验班2020级本科生刘嘉欣对于中国精神则生发了更多来自哲学维度的思考。“这门课将中西方哲学结合,让我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令我受益匪浅。

中国精神导引》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此,也不止于此。

中国精神”课题宏大,涉及面广,涵盖哲学、历史、中国传统文化、马克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五个领域。对于学生来说,接受的是来自跨学科的、融贯古今的,不同层面和领域的知识,这也正契合高校培养博雅通识人才的要求。

黎时忠在《中国精神导引》课程团队会议中说:“开设这样的课,对于拓展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打通中西马和文史哲、培养博雅通识人才,以及培育和弘扬具有积极意义的中国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不少学生同样有感于此。弘毅学堂理科试验班2020级本科生冷宇飞认为,《中国精神导引》的课堂并未拘泥于中华民族对于文化解读的一家之言,而是将各个文明进行比较,融合讲解“中国精神”这一庞大的命题。

这样的课堂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同时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冷宇飞深刻感受到,中国精神受到华夏历史长河的洗礼,“历久而弥新、克难而闪耀。

光阴流转,2017年10月,“武大通识3.0”计划正式启动,武汉大学本科教育由此开启新里程。《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大基础通识课程的开设,以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重点,着力回应“何为人、成为何人、何以为人”的命题。三年来,武汉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一以贯之——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致力于以通识教育培养一流人才。此次《中国精神导引》通识课程的设立,则将落脚点最终置于中华大地之上。

左亚文认为,如果将之前两大导引课程的设置看作“正题”“反题”的话,那么《中国精神导引》这门课程就是“合题”。

在这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中国精神是有机统一起来的。于是我们就构建了这样一个正题、反题、合题三位一体又具有珞珈特色的、比较完整和圆融的基础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左亚文总结道。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基础通识课程《中国精神导引》必将同之前两大导引课程一样,引领成人成才,成为武大通识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又一丰碑。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553期3版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