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非常之时的非常之举——引江济汉工程应急调水背后

07.08.2014  18:44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黄中朝 胡琼瑶 通讯员 孙又欣 马云
  
  烈日炎炎,大地焦渴。水文部门发布枯水黄色预警,气象部门把干旱预警提升至最高级别,农业部门启动自然灾害四级响应……
  进入8月,湖北旱情日趋严重。汉江水位偏低,东荆河几近断流,素以“鱼米之乡”著称的仙桃、潜江等地发生历史罕见旱情。
  大旱之下,非常之时,省委、省政府部署非常之举——实施引江济汉工程紧急调水。昨日,引江济汉工程应急调水施工启动。预计两天之后,长江之水将流进汉江,以解汉江中下游地区抗旱燃眉之急。
  
  民声召唤:科学决策紧急调水
  
  旱情牵动省领导的心。
  3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冒着高温,专程到缺水严重的仙桃市调研,现场办公。面对旱区干部群众焦急的盼水神情,李鸿忠当即在现场和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等部门负责同志一道研究解决措施,还专门与省南水北调局负责同志通电话,商讨能否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提前将长江水引过来,以解汉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加重之急,让引江济汉工程在大旱之年先立一功。
  引江济汉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补充中线调水后汉江兴隆以下生态环境用水及灌溉、供水、航运用水。这个工程经历了4年多的修建,原定于9月28日通水。
  旱情加剧,不容迟疑。抗旱保丰收、保民生是当前头等大事。省南水北调局接到李鸿忠电话指示后,迅即行动,制订方案,次日晚上就向省委呈送了《关于引江济汉工程应急调水的紧急报告》。
  李鸿忠在报告上批示要求,提前启用引江济汉工程实施紧急调水,要急而不乱,要讲究科学,要使沿岸各地有备无患。
  省长王国生要求,既解决好抗旱之需,又保证科学调水、安全调水,措施要扎实。
  省委副书记张昌尔要求,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副省长梁惠玲迅速召集有关部门与专家进行会商,并赶赴引江济汉工程工地,现场指挥紧急调水工作。
  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引江济汉干渠沿线地区提前做好通水安全准备工作。
  
  不负重托:超常举措攻克难题
  
  让引江济汉工程在大旱之年先立一功,是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
  虽然引江济汉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然而,通水时间突然提前,面对的困难也不少。有的地方土方开挖尚未完成,影响渠道过水。部分渠道未封闭,存在发生人畜溺水事故隐患。荆江大堤防洪闸闸门目前上下游水位差超出了2米的设计水位差,突然启用存在较大风险,需要人为抬高下游水位,再通水。位于潜江的进口段还有接近40万立方米的土方开挖量,目前进水流量只能达到100至150立方米每秒,需要加紧水下土方开挖。拾桥河枢纽节制闸、泄洪闸围堰影响通水,急需撤除。出口段围堰也还有1.3万方土方需要开挖。
  困难摆在眼前。相关部门、施工单位,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省南水北调局迅速制订了一套详细的应急调水工程整体方案,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各司其职,一目了然。
  6日一大早,所有工程单位施工、设计、监理人员,赶赴工地,投入工作。省南水北调局工作专班进驻工程现场勘探。日吹填量在8000至1万方的大型挖泥船,紧急从武汉调运到工地。
  为确保通水安全,省南水北调局召集有经验的专家,多次会商,精密测算,对每一种可能都逐一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
  
  众志成城:战旗猎猎抗击旱魔
  
  果断决策凸现民生情怀,非常之举彰显担当精神。
  这是一场总动员。荆州准备着,潜江准备着,仙桃准备着,江汉中下游的老百姓翘首期待着。明天,长江水将“出嫁”汉江,两江水融为一江水,共同抗击旱魔。
  昨日,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大屏幕上,两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长江水位为35.5米,汉江水位为25.1米。长江水源条件对调水十分有利。
  引江济汉工程现场一片繁忙,江面上三艘大型挖泥船正紧张地进行破除入口围堰作业。目前,整个工程设备已调试完成。设计、建设、监理、管理单位人员都各就各位。沿线市、区党委、政府广泛动员,发布公告和宣传材料,防止通水后出现溺水等安全事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根据紧急调水方案,8日上午开闸放水,从荆州市李埠镇龙洲垸,途经67.23公里,到达潜江高石碑,全程约需要24小时,这意味着,9日上午,江汉将迎来长江的第一滴甘泉,随之将绵绵不绝,下游645万亩耕地将被滋养,889万人将饮上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