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1234567”举措提升社区火灾防控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全面提高社区火灾能力,荆州支队在研究部署社区消防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紧紧围绕中心城区、老城区范围广,管理源头多,产权关系混乱,协调难度大,消防隐患频繁滋生等实际,实施“锁定一个目标、划分两类场所、细化三控内容、落实四防措施、夯实五级管理、发动六类人员、借力七大载体”等工作措施,不断改进消防监督模式,推进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形式创新、制度创新和成效创新,切实提升全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防控火灾体系,收到较好成效。?xml:namespace>
一是锁定一个目标,着力提升社区火灾防控水平。将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政府政绩考评体系。通过在全市开展社区消防建设达标活动,建立健全社区消防组织,完善社区消防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社区抵御火灾的能力。
二是划分两类场所,牢牢把握消防管理区域特性。荆州中心城区社区区划面积普遍较大,新建规范小区、老旧房屋混杂,老式国有公房、私人自建房屋毗邻,缺乏统一监管。市政府牢牢把握不同性质房屋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针对老旧房屋,着重于“人防”,定期开展防火巡查,经常性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灭火疏散演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针对新建小区,着重于“技防”,督促物业方和业主委员会对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定期开展检查保养,确保正常运行。两者各有侧重又紧密依托,相互结合。
三是细化三控内容,切实明确日常监督防控目标。一是控制火灾高危场所。紧密依托社区组织,落实“以房管火”等“三管”模式,明确租赁双方各自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二是控制辖区重点单位。把社区网吧、超市等人员相对密集场所作为消防安全日常管理的重点,强化管理,加强巡查。三是控制重点人员。对孤寡病残、空巢家庭等消防安全弱势群体开展“消防关爱进家庭”活动,组织引导消防志愿者、派出所、社区、农村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人员做好重点关照人员的消防安全提醒工作。
四是推行四防措施,立体打造消防安全监管格局。一是公安专防。以社区管片民警为依托,加强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之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消防监督检查技能,推行消防监督工作例会制度。二是社区群防。发动社区居民人人动手,全员参与,充分发挥闻名全省的“老姨妈防火队”流动监督作用,树立“老姨妈”精神品牌,做到每个社区居民既是“防火巡查员”又是“隐患整改员”,还是“灭火战斗员”。三是科技控防。协助社区建立电子监控,对社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火灾发生初期能够第一时间处置。四是思想提防。确定楼栋长为消防信息员,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居民防范火灾事故的敏感性,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
五是夯实五级管理,科学构架不同层级责任体系。强化门栋(片)长队伍建设,每30至40户设一名门栋长, 200户至300户设一名片长,并明确工作职责。全面形成“区综治办—街道综治办—社区居委会—社区片长—楼栋长”五级管理体系。目前全市75个社区共明确消防楼栋长3740名,成为构建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2013年以来先后在沙市区绿化村社区、荆襄河社区开展试点,为突破社区工作人员紧张,事务繁杂,无法专职从事消防工作的瓶颈作积极探索。
六是发动六类人员,全面发挥社区居民主观能动。发动党员群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志愿者群体发挥消防宣传生力军作用,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公益服务;发动学生群体发挥传播消防安全知识纽带作用,将学到的消防知识传授给家人;发动门栋长群体发挥动态监管作用,开展“消防安全门栋”流动红旗和“消防安全热心人”评比;发动社区民警群体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及时发现并制止消防违法行为,强化居民的危机意识;发动社区干部群体发挥督促提醒作用,全面提升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主观能动作用。
七是借力七大载体,积极营造消防知识宣传氛围。一是用好社区宣传栏。二是用好社区议事厅,将消防工作纳入社区工作会议议程,引导社区居民谈消防、议消防,学消防。三是用好社区小广播,通报社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提高群众防范火灾的意识,四是用好社区公开信,制作消防安全公开信,投送到每家每户,提醒居民;五是用好社区QQ群,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Q,开辟了消防宣传新阵地;六是用好社区短信通,利用社区短信通平台,组织专人精心编写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消防温馨提示短信,定期发送。七是办好消防小课堂,利用社区会议室,开辟社区消防夜校,每周选定一天晚上,定期开课,学时1-2小时。通过观看火灾案例,实施分组讨论等形式,使社区居民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对消防法律法规、日常防火知识和初期起火灾扑救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