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力量】张丹红:点滴履行教师天职 添砖加瓦投身党建

05.06.2015  21:45

  编者按: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和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在教师党支部书记中实施“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能力强、学术科研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选好用好教师党支部书记,涌现出了一批服务师生、业务突出、勇于担当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这些党建学术带头人,将分期分批对其进行宣传介绍。

  张丹红,女,1968年1月出生,自动化学院教授,模拟识别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张丹红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她始终认真学习、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带领着支部成员为党建工作添砖加瓦。

   扎根教学一线  潜心研究

   1989年,张丹红老师从武汉工学院毕业,进入第二汽车制造厂技术装备部电子所工作,1992年调入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工作,期间1998年在武汉汽车工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9年到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二十多年来,张丹红老师孜孜不倦,对三尺讲台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智能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A》,主讲硕士研究生课程《建模与仿真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模式识别》、《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指导《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没有离开过学生。

  张丹红老师心中无时不刻都装着学生,她总是抽出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大学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在校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等等,只要想参加科技创新的同学都口口相传:“有创意不知道如何实施的找张老师;没创意想做项目的,找张老师!”

  在工作之余,张丹红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前后负责了校级精品课程“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建设;积极参加本科生教学研究与改革,参与教研项目;乐此不疲地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大纲和实验大纲的编写;对照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组织专业核心课程《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自评检查工作。每项工作都一丝不苟。

  张丹红老师积极主动承担科研工作,潜心研究。近三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3项;参加项目15项,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被EI检索2篇。张丹红积极参与学科建设,这一项项研究、一个个数据,都诠释了一位教授深入科学研究、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投身党建工作 添砖加瓦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而模式识别教研室就是张丹红的战斗阵地。支部共有党员11名,是一个富有朝气、团结和谐的教师党支部。长期以来,张丹红老师作为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大力加强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教学与科研任务中勇挑重担,能够做到吃苦在前,团结全体同志,使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学院的前列。

  2012年,张丹红老师带领模式识别党支部与2010级自动化学生党支部结对,在支部共建活动中,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交流会等,与学生共同学习十八大精神,一同探讨中国梦。还依托共建活动,在学生中组成了“AUTO”科技创新精英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长或者软硬件分工的需要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在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师生结对• 支部共建”活动也被评为学校优秀案例。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张丹红老师率先组织了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围绕“四风”对学院领导班子找问题提意见,查找学院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讨论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在“两访两创”活动开展过程中,张丹红老师充分把握住契机,积极创新,开展富有特色的“访三室转三风”(访教室、寝室、教研室或实验室,干部转作风、教师转师风、学生转学风)活动,结合学生特点,与学生进行全面访谈,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并根据情况及时上报学院,谋求解决之道。

  教室里、实验室里、教研室里,总能看到张丹红老师忙碌的身影,她用点滴履行着教师天职,用实际行动为党建工作添砖加瓦。当谈到这一切时,张丹红老师总是谦虚的将成绩归功于集体,并多次表达出她始终坚持的原则:“作为老师,教书育人哺育桃李是我的义务,作为支部书记,助党建工作再创新高是我的责任。为此我将不断学习、自我提升、努力创新、无私奉献!”(供稿 组织部 自动化学院 实习编辑 杨裕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