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特色法庭打造便民诉讼品牌
(通讯员:戴隆伟 熊飞 编审:李智华)巍巍武当山,浩浩汉江水,成就了丹江口特有的山水魅力。为让山更清、水更秀,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依托特有的地缘优势先后成立了水上法庭、旅游法庭、环境合议庭,做足了山水文章,打造了一个个便民诉讼服务品牌。
环境合议庭: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
丹江口水库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总面积846平方公里,有“亚洲天池”之美誉,是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涉及库区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等案件增多。
为服务国家南水北调重大工程建设,打赢“保水质、保调水”攻坚战,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今年8月8日,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环境合议庭应运而生。据了解,该合议庭是十堰地区成立的首个环境合议庭。
据介绍,环保合议庭转变了过去过于单一、单纯的审判理念,整合审判资源,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措施,集中审理涉及环境与资源的各类案件,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结合,从而保护和改善库区的生态环境。
据介绍,合议庭的具体职责为依法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依法严惩乱砍滥伐、乱采乱挖矿产资源、非法占用农用地及涉武当山遗址保护、涉库区环境污染等犯罪行为;妥善审理与土地、矿产、渔业等环境保护相关的物权、合同和侵权案件;加强对行政机关不履行环保职责案件的审理,及时提出司法建议等职能。同时,建立健全了生态环境修复补偿、群体性环境保护纠纷预警排查、环境巡回审判、便民诉讼联络网络、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与环保和国土等部门沟通协调和联动化解等10余项工作机制,以促进环境审判有序开展。
今年以来,该院立足于“调水年”,开展以“净化环境、优化生态”为主题的司法护绿专项行动3次,受理审查涉环境非诉执行案件12件,执结率100%。
水上巡回法庭:碧波之上 法徽闪亮
“法庭现在宣布张某与吴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达成一致调解协议:被告赔偿原告损失3000元……”张、吴二人遂在调解书上签字,并握手言和。这是丹江口市法院凉水河法庭在“水上巡回法庭”成功调解纠纷的一幕。
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位于汉江北岸,是一个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地处秦巴余脉武当山下,东依丹江,南傍汉水,属“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渠首,下辖21个村和1个居委会,库区凉水河水库岸线长150余公里,沿岸群峰竞秀,与蓝天绿水、白鹭渔火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东溯能领略“小太平洋”旖旎风光,南游可感受库区温文娟秀的万般风情。
近年来,库区船民、渔民等群体之间因承包经营、水产养殖、采沙等产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因渔民、船民等特殊群体大多以船为家,矛盾纠纷如不能得到及时调处,则辖区社会治安存在着极大隐患。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库区内渔民、船民往往流动性大,给案件审理、执行也带来不少困难和负担。为解决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司法需求,法庭在完善便民诉讼点、站、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巡回审判新模式,开设水上巡回法庭,把法庭搬到当事人身边,就地审理,即时调解,当庭结案,减轻渔民、船民诉累。水上巡回法庭自2011年成立以来,审结各类案件80余件,结案率100%,调解撤诉率达81%,无一上诉和信访案件,为库区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丹江口市人民法院院长漆桂生说:“为民司法是我们的服务方向,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完善便民举措,使水上巡回法庭,更好地深入库区移民百姓定纷止争,营造安定和谐的库区环境。”
武当山旅游法庭:让景区更美,更和谐
“感谢法官的帮助!”9月27日,武当山旅游法庭的法官收到了河南游客张某发来的短信。
十一前夕,张某随团来武当山旅游,在景区购物期间因商品的质量问题与商场发生纠纷。张某试着拨通了武当山旅游法庭的电话。不到一刻钟,法官就赶到了现场。在法官的悉心调解下,商场对张某购买的商品进行了退货处理。
为服务保障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旅游景区,丹江口法院专门成立了武当山特色旅游法庭,探索出“1+1+N”司法服务模式:即1个便民法庭,1个巡回审判点,涵盖受理涉旅游纠纷案件、接受游客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司法指导等N种职能。与此同时,开辟涉旅游诉讼绿色通道,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对凡涉及游客的案件一律做到优先审理、优先合议、优先制作文书、优先送达、优先执行。根据游客逗留时间短的特点,全部案件采用简便的方式进行审理,使用格式化诉讼文书,并以调解作为主要结案方式,坚持快审、快结、快送达、快执行。同时,在景区设置巡回审判点,现场解决纷争,及时化解矛盾,并向游客发放法律手册并面对面给游客提供法律帮助,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升旅游品质。
截止目前,武当山旅游法庭累计审结旅游纠纷案件100余件,诉前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为游客、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人次,发放维权宣传资料600余份,向景区营运部门提供司法建议12条,为武当山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赢得了当地群众和游客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