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逐梦世界技能大赛 制件误差不超1/5头发丝粗细-科教频道
图为:记者探营技能“奥赛”集训
楚天金报讯 首席教育记者赵莉 通讯员杨志刚
“我以前练技术,喜欢图快,集训后才知道,精细才是最要紧的!”昨日,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2011级数控专业学生刘小雨从北京回汉休整。他说的集训,是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的选拔集训,他作为数控项目湖北队的代表,将角逐国家队的名额。
中学生五大学科奥赛有集训队,技能大赛同样有。昨日,记者跟随刘小雨的脚步,来到省人社厅设在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的数控车集训基地探访。
制件精度提升5倍
曾有学生怕苦退出
十余个学生坐在集训教室,手在零件图纸上比划识图,确信读懂了便用电脑制作三维造型、编写程序——程序通过后,再上车床动手操作。
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高级讲师禹诚,在一旁检查学生们前一晚加工的钢件。“要是在过去,这些工件基本合格,但是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来评判,就是废品了。”禹诚说,集训要求制件误差为1/5根头发丝粗细,较去年的一根头发丝的精度提升了5倍。
作为国家数控实训基地首席专家,禹诚曾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6年摘金夺银,打造出一支“武汉数控梦之队”。
今年,在基地受训的学生有14人,他们从全省遴选而出,当中将有人参加全国乃至世界职业技能大赛。
集训是辛苦的。早上8点,学生们必须进教室,学习理论、计算机设计,再上机床加工零件练手艺,结束一天的集训常常是晚上9点了。因为太辛苦,不久前一名男生主动退出了。
“二刘”、“犟丫头”
综合实力不输大学生
谈到爱徒,华中科技大学工科出身的禹诚直言,集训的强度和压力不逊高考,“能坚持下来的孩子,综合实力不输大学生。”
队中的“二刘”刘小雨、刘侃,是同班同学,同为20岁,分别以全省选拔赛数控车、铣的第一名的身份,入选集训队。
多年前,刘小雨随打工的父母来汉,从初中开始,懂事的他便帮着父亲制作、安装铝合金门窗,造就了超强的动手能力,进入中职后如鱼得水。
刘侃是咸宁人,今年6月份,他将代表湖北省角逐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刘侃的家境不错,当初选读中职,父母并不看好,怕孩子吃苦,但刘侃乐得在苦中锻炼能力。
蒋宇航来自二轻工业学校,是集训队里唯一的女生。在起初的选拔中蒋宇航落榜了,她找到老师说:“我可以不穿裙子、不打扮,但是一定要造出最精准的零件!”“犟丫头”打动了老师,额外获得一次选拔机会并一举闯关。
按照政策,集训队里的中职生们不出意外,均可保送到国家级重点高职院校学习。只是很多时候,这些技能高手没出校门,便遭遇名企高薪争抢。
我省酝酿保送本科政策
中职培养迎来转型
世界技能大赛历史悠久。我国从第41届开始组队参赛,到今年是第三届征战。作为制造大国,我国目前战果不理想。
中国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首席专家宋放之指出,我们在培养中职生时,一味地要求快,姑息了粗制滥造。反观世界大赛,其强调的是精益求精。如此一来,我们的选手必定“水土不服”。
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校长周平认为,“Made in China”在国际上的声望不高,因为产品质量不高,卖不出高价钱,只能薄利多销。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作为制造大国,必须变身制造强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才能有钱赚。
“我们培养的中职生,一半升学,一半进入制造业的一线,向制造强国迈进,他们是最为基层的一环。”周平说,从这一点来说,学校压力和动力并存。
他认为突破口之一便是培养“精益求精”的技能人才:推行小班化教学,增加人力财力投入,给予学生们更多练手艺的机会,“小到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大到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都有着重大意义”。
另悉,为了鼓励中职生精练技能、提升技能人才的整体素养,我省正酝酿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直升本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