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力促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实业强则国家强。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依托。近年来,我国神州飞船“可上九天揽月”,蛟龙入海“可下五洋捉鳖”……一件件大国重器的问世,凸显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如此,我国在高铁、航天、核电、信息通信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全球竞争力。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央财政近年来在支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央财政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聚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力促进了我国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
支持“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
按照顶层设计,我国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要成为制造强国。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国务院提出了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作为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2015年5月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在内的5项重点工程,以期解决长期制约重点领域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技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从2016年起,中央财政整合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重点支持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等,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首当其冲的是工业强基工程。这项工程旨在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其中的关键是“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它们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这项工程从“十二五”之初开始推动,2013年至今,累计支持276个项目,总投资423亿元。工业强基工程以技术创新突破“四基”制约,一些“卡脖子”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我国工业基础能力逐步夯实。
其次,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支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2015年,财政部会同工信部启动智能制造工作。“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持续支持实施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主要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经过几年来的持续支持,智能制造所支持项目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率达到70%以上,打造了一批以国产装备、国产软件、国产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数字化车间,不仅支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国产软硬件产品的创新应用,而且带动了社会投资,探索形成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
再其次,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升级,启动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2016年起,财政部、工信部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支持重点领域企业组成联合体覆盖全部工艺流程和供需环节系统集成改造,解决绿色设计能力不强、工艺流程绿色化覆盖率不高、上下游协作不充分等问题。2016年,支持83个项目,总投资205亿元。目前,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一批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在机械、电子、食品、纺织、化工、家电等行业树立了绿色制造典型,联合体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最后,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15年,财政部、工信部、保监会联合启动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主要由工信部制订有关装备应用指导目录,保险公司为目录内装备定制综合险,装备制造企业投保,中央财政适当补贴保费,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推广。试点工作启动3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支持731个项目,共下达补助资金26.56亿元。
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
中央财政一直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通过专项资金支持装备研发、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按照中央提出的财政专项资金要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要求,中央财政近年来通过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赵福昌看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重点领域的发展,中央财政责无旁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取消一般竞争性领域专项。同时,新预算法秉承公共财政理念,明确规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创新财政资金对竞争性领域投入方式,划清了政府和市场边界,基于此,中央财政研究确定了财政资金对工业转型升级投入方式的改革思路。
“像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机制,就是改革思路落实到政策制定的具体体现。它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和责任的保险问题,突破了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所面临的创新成果转化风险与初期市场应用瓶颈。”赵福昌告诉记者,该机制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激发保险功能,降低用户风险,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工业领域实行保费补贴,也是继农业保险之后中央财政采取保费补贴方式支持的第二大类保险险种,体现了国家财政对工业创新发展和保险功能作用的高度重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打破了传统的“谁投保谁受益”的保险补偿模式,采取生产方投保、购买方受益的方式,极大增强了购买方信心,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和运用。
据了解,这项政策实施3年来,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了价值1000多亿元装备产品的首台(套)应用。这一政策加快了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市场推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不敢用、不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老大难”问题,并对开拓海外市场起到重要作用;调动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解除了企业开拓市场的后顾之忧,部分企业不再按行业惯例提取质保金,降低了财务成本,极大增强了研发信心;促进了保险行业发展,通过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引导,激发了保险功能,提升了保险公司经济效益。
除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机制外,2013年以来,中央财政创新支持手段,不断探索公开招标方式支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主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事先明确年底重点任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担任务企业。中央财政先拨付部分资金,视验收情况再拨付剩余资金。
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加速推进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方面。2016年年初,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研究提出了中央财政支持开展绿色制造示范的实施方案,支持重点领域企业组成联合体实施覆盖全部工艺流程和供需环节系统集成改造,解决绿色设计能力不强、工艺流程绿色化覆盖度不高、上下游协作不充分等问题。
“绿色制造的核心是将绿色理念和技术工艺贯穿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化做到制造业发展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更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协调并重。”赵福昌告诉记者,在创新绿色制造评价体系、体现绩效目标评价导向方面,绿色制造专项摒弃了项目或行业的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提出了制造技术绿色化率、制造过程绿色化率、绿色制造资源环境影响度三项综合评价指标,从生产工艺技术绿色化水平、制造过程中物料装备产品的绿色化水平、生产过程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影响等方面,全面反映企业绿色制造能力和绿色制造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