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在何处,好在何方

17.07.2015  17:43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朱剑红)7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经济运行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在何处,“”在何方?缓中趋稳、稳中向好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稳中向好态势能否保持,稳增长靠什么?国民经济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靠什么实现国民经济行稳致远?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

尽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但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换挡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典型经济体的一般规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新旧经济动力的转换,在短时期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因此,宏观调控迫切需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找出最佳结合点。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有增无减。从国内看,我国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持续,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产业、地区、行业分化明显,下行压力仍较大。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转型的阵痛,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一个过程。

信心来自于五个“支撑”:基本面支撑,政策效应支撑,体制机制支撑,区域协同支撑,发展信心支撑。

国民经济行稳致远,从短期看,要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从中长期看,转型升级关键要靠创新;从保障机制看,归根到底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