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报〗非遗专业在高校
03.07.2014 14:44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来源: news.wtu.edu.cn
武汉汉绣产学研发展中心2013年落户于武汉纺织大学,其目的在于推动汉绣研究保护、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该中心现有数名研究生,除汉绣外,也为湖北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献计献策。图为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心,为学生讲解传统手工艺技法。
本报记者李珊珊实习记者薛帅
近年来,将一些非遗项目引入大学,让高校肩负起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已经成为我国探索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新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校方遇到哪些难题?学生面临哪些实际问题?社会是否做好了相关准备?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选取全国多所开设非遗类专业和课程的高校展开了调查。
最重要的是田野调查
成立于2002年的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其前身是有20多年历史的“民间美术研究室”。“我们从一开始便偏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从民间美术研究室转为非遗中心,仍是一次大的跨越。”中央美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说。
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设有文化遗产系,在本科阶段也有相关专业设置,开设的美术学专业包含文化遗产学研究方向。硕士、博士阶段有更为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方向。很多往届、当届的学生都参与了央美非遗研究中心的项目任务。
在乔晓光看来,非遗类专业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评估、建议或讨论,最重要的是进行详尽的田野调查。“非遗专业本身与实践的联系相当紧密,只有派学生‘走下去’,才能将精髓‘取上来’。要实现对文化遗产、民族传统工艺的全面掌握和传承,必须要一个接一个、细致入微地进行调查、统计、案例分析。”他说,“在这一点上,我的学生给我带来了很多感动,他们往往为了摸清一个少数民族的剪纸工艺而深入村寨,与村民同吃同住,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
现任通化师范学院满族民间美术中心专家的王纪,曾经是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专业2008级的硕士毕业生,她毕业后回到家乡继续进行地域性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都以能继承恩师的“衣钵”而感到欣慰。
谈起在中央美院读书的日子,她用一句“胆战心惊但又充满惊喜”来概括。回忆起当时研究调查时的情形,王纪很有感触:“记得曾跟同学一起去调查鄂伦春族的剪纸,那是一个比较原生态的部落村镇,他们保留着最原始礼仪和生活习惯,甚至每家每户都有猎枪。要摸清他们的剪纸文化,首先要跟他们打好交道,而他们多好饮酒,只有酒酣时才会敞开心扉,拿出他们的剪纸宝贝。对当时的我——一个女学生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了解,这种情况在开展文化遗产研究的田野调查时相当普遍。“文化的沟通首先是人与人的沟通。”王纪说:“从一次次如冒险般的实践经历中我们终于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哪怕每次只有一点,也让我备感欣慰,因为再浩大的工程也需要一步一步来完成,而这正是现如今非遗保护与传承最需要做的。”
“校地挂钩”实现“生态性生存”
在浙江,包括浙江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在内的多所高校目前都已经加入了非遗保护工作行列。其中,浙江师范大学开设非遗本科专业已有5年多,并开设有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班。浙江传媒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计划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科专业,中国美术学院设立了文化遗产专业本科,温州大学设立了民俗学研究生课程,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科专业。就此看来,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浙江已形成了较具规模的高校培养非遗领域人才的模式。
“校地挂钩”是浙江各高校非遗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式,即各高校非遗研究基地积极配合和参与浙江各地的非遗保护工作,依托科研实力对地方实施理论和实践指导。浙江省文化厅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近年来“校地挂钩”的一些成果。中国美院为瑞安市的瑞安木活字印刷术申遗提供了有力支持;浙江师范大学指导了龙泉市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申遗工作;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分别与绍兴县、景宁县等地挂钩,指导相关非遗保护工作……通过密切联系地方,浙江各高校的非遗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大批非遗专业教材的涌现即是证明:《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史》、《江南民俗史》、《南戏大典》等在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与浙江相比,辽宁在非遗牵手高校方面起步算不上早,但成绩不错。2013年,大连召开多次论证会,最终决定以大连艺术学院为龙头开展非遗课题研究。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晓丽将非遗牵手高校视为“非遗的生态性生存”,认为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实践证明,正是这一决策,仅仅一年时间,大连市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在了辽宁省前列。
另外一所高校——中山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相关专业主要构建在中文系,具体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硕士、博士学科,以及曾经的文化事业与产业管理方向的专业硕士。而中山大学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担着国家级、省级多个重点项目,也成为了非遗保护具体案例的实验平台和相关部门接洽合作的重要平台。
早在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就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为湖北省在该领域的首家研究机构。“华师在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的教学研究上成绩卓着,并一直密切关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聚集了一批在民族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文学等研究领域各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华中师范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宪介绍说。他告诉记者,目前,非遗保护工作基本已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学术界支持的三足鼎立特点,他本人有在学校开设更多非遗类专业的愿望,但实践起来难度不小。“高校特点是计划性很强,想设置新专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毕竟还需要课程设置、培养规范、就业需求等多方面的论证。所以目前较主流的做法仍是开设相关课程,满足学生的需求。”陈建宪说。
非遗专业毕业生如何就业
作为中国高校最早一批非遗类专业的任课老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杨晓旗教授最近有点忧心忡忡:主攻广绣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很快就要毕业了,但工作单位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学生想在广绣领域继续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对口企业待遇低、不吸引人,对口科研单位还不是很多。作为老师,我现在甚至不敢要求学生留在业内了,有点无奈。”杨晓旗说。
但是,今年陈建宪的5名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生毕业,却成为了人才市场里的“香饽饽”。“非遗保护和相关专业、课程兴起后,大家普遍感到了人才稀缺,比如几乎每所综合性大学的文学院都会在本科教学中开设民间文学必修课,所以这一领域的博士生就业自然不成问题。”
对于学校培养非遗领域人才的目标,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晓康表示:“非遗事业发展至今,各个门类具体的实际操作者很多,而我们希望要培养出的人才不只是精通某一领域或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非遗项目,同时还需要具备宏观上的发展观念和发现问题的意识,即培养出具有大视野的专业型人才。”
作为博士生导师的高晓康,对自己所带学生的前景充满信心。据他所述,在他所带的往届硕士、博士学生里,绝大多数在毕业之后继续从事非遗研究或非遗保护的相关工作。“跟其他学科的毕业生没多大差别,我的学生也会有很大的就业压力,这也必将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但好在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好归宿。所以从结果上来看,我认为非遗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好的。”他说。
本文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03.07.2014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