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湖北:伏旱不退 抗旱不止
孙又欣 李凯
8月3日,湖北省直管库容最大的漳河水库跌破死水位;8月4日18时,湖北省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8月5日10时,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发布枯水黄色预警……荆楚大地面临炙烤困境,抗击伏旱的攻坚战也步步推进。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各地累计投入抗旱资金9.6亿元、抗旱设备1.8万台套,出动拉水送水车3600辆次,通过抓好科学调度、优化配水、新辟水源、发动群众、服务攻坚等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应对高温伏旱。
伏旱蔓延决策定水
年初以来,湖北全省降雨同比偏少,鄂北、鄂中五连旱,蓄水少三至五成;3座大型水库、1019座中小型水库低于死水位。7月18日出梅后的20多天里,省内大部地方晴热高温笼罩,形成缺水少雨与晴热高温叠加的高危干旱风险,全省46个县市区的近900万亩农田受旱,65.4万人饮水困难。
早在入梅前夕的一个多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13位省委常委和分管副省长,分赴责任区域调研指导,强调防汛抗旱两手抓,务夺全胜。
8月3日,李鸿忠专程到缺水较为严重的仙桃市现场办公,强调要牢固树立“高价买粮”的思路,抢抓时间,不惜代价,多措并举,抗旱保丰收,并向全省发出了持续抗旱、力夺全胜的动员令。此前,7月7日梅雨后段,梅量弱、时空分布不均已现端倪,省委副书记张昌尔赴省防指调研部署,要求珍惜雨洪资源,提早谋划抗旱,主动应对高温伏旱。
随着旱情加重,省防指和24个市县防指纷纷启动抗旱Ⅳ级或Ⅲ级应急响应。荆门、孝感、襄阳、随州、仙桃等市党政领导主持联席会、会商会部署,216位市县级领导分赴一线指挥抗旱减灾。
党政领导的指挥到位,多层级应急机制的启动,聚合了有力、有序、有效攻坚伏旱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抗旱合力。旱区参加抗旱田管的干部群众31万人,各地累计投入9.6亿元、设备1.8万台套,出动拉水送水车3600辆次。
多措并举抗旱保水
目前,湖北省各地通过向天要水、架机抽水、应急补水、攻坚保水等方式,科学调度,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抗旱保供水、保丰收工作。
湖北根据缺水少雨的严峻形势,坚持将洪水作为资源管理,既防止水伤人,又安全增蓄雨洪。基层水管单位将依规调度与风险控制调度结合起来,既不违规超蓄,也不违规弃水。7月23日,湖北省防办向樊口电排站管理处发出调度令,决定于当日18时前关停泵站提排运行机组,以便收好湖泊尾水,为梁子湖蓄水保水;实施停排调度,争取安全增蓄湖水3.5亿立方米,为高温伏旱期间梁子湖流域饮水、灌溉、生态用水提供水源支撑。目前,湖北全省安全增蓄17.8亿立方米,死水位以下水库减少190座。向天要水的措施、风险控制的调度,化解了高温伏旱中的部分缺水风险。
湖北多地采取抽死水抗旱方式,保障群众饮水,全省在江河可提引处,共计临时架机3845处。8月4日19时,经过近7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漳河水库抽死水抗旱的拦水坝合龙,数十台水泵喷涌,汩汩清泉进灌区,标志着全省架机抽水重大战役告捷。襄阳市在丹江口水库临时架设泵机30台,提水1.3亿立方米,保障了40万人饮水和5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钟祥市在低于死水位3米的温峡水库,架机35台,提水3000万立方米,保障了20万亩农田灌溉。
各级防指调集65支抗旱服务队,出动人员2300人次,开展拉水送水、临时架机提水、流动灌溉等抗旱服务,抗灌农田152.6万亩,解决18.1万人的饮水困难。襄阳市队为实施引丹架机主力军,队员坚守一线3个月。枣阳市队新建泵站16座,改造维修泵站24座,打机井132眼。抗旱服务队已成为山丘岗地和水利死角克难攻坚的骨干力量。
在应对高温伏旱中,除了采取应急措施蓄水补水增水外,湖北已建水利工程设施成为抗伏旱最重要的工程保障。截至目前,水利部门开启各类水利工程设施放水、引水、提水,累计提供抗旱用水约40亿立方米。通过组织人力抗旱和水利工程抗旱,旱区已抗灌农田708万亩,解决57.3万人的饮水困难。
旱情不退抗旱不止
根据气象预报,晴热高温仍将在湖北维持。随着抗旱用水增加,缺水矛盾将更为突出,由于可能发生伏秋连旱,抗旱攻坚任务更加繁重。
湖北省防办于8月4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加大抗伏旱工作力度,分类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抗旱工作。水源丰沛的地方,全抗全保,以丰补枯,保证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水源一般或较差的地方,万无一失保饮水,竭尽全力保灌溉,千方百计保生态;少数水源严重短缺的地方,首保饮水安全和口粮安全,适时开展改种补种,力争减少损失。各地认真分析水源供需矛盾,顺时应势,分片确定当地抗伏旱工作原则,努力实现饮水安全、粮食连丰、农民增收、生态危害减轻的总体目标。
抗击伏旱的攻坚战仍在荆楚大地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