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风劲扬帆再远航

27.11.2014  17:57

风劲扬帆再远航
——湖北以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扫描


  日前,湖北省副省长梁惠玲听取了气象工作汇报,对湖北气象部门深化改革、以改革推进气象现代化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唯有鼎新革故方能柳暗花明。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表示,推进气象现代化需要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提升业务精细化水平

  通过改革提升预报预测精细化水平,无疑就是抓住了气象业务现代化的“牛鼻子”。
  今年年初,湖北省气象局对数值预报运行机制进行调整,从武汉暴雨研究所和武汉中心气象台抽调人员进行科技攻关,以加强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目前,省气象局研发的华中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已实现业务化运行。此外,省气象局完成了华中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在新建高性能计算机上的移植与调试,模式运行时间缩短62%,计算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湖北省气象局还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初步搭建了华中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实现了空间分辨率9公里、时间分辨率1小时、预报时效72小时、6种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和AQI数值预报产品环境气象模式产品的可视化处理及应用开发,为发展精细化环境气象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适应城市气象服务需要,今年7月,湖北对传统天气预报模式进行改革,率先开展了针对全省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预报业务,使天气预报更具人性化和针对性。
  今年以来,省气象局不断改进灾害普查技术,优化更新风险预警平台相关功能,共发布山洪灾害和滑坡灾害风险预警275次,预警命中率分别达到82.5%和80.5%,预警提前量达到了3至12小时,全省全年8万余人次得到安全转移,避免了较大人员伤亡,减少了财产损失。

   改革推进管理规范化

  通过“抓设计、建机制、定重点、促落实”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已成为全省气象部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基础上,2014年,湖北省气象局确定了深化改革11项重点工作,其中“深化县级气象综合业务改革”“培育气象为农服务社会组织”等七项为深化改革专项工作,由省局领导负责抓落实,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湖北气象部门不断强化政府在推进气象现代化上的主导作用,推动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全省60%的市(自治州)政府已出台气象现代化相关文件,40%的市(自治州)政府下发了气象现代化实施意见,71%的县(市、区)政府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借助局市合作共建平台,协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深化。
  省气象局从加强地方气象立法和内部制度建设入手,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行为。2014年,省政府先后出台《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湖北省气象灾害防御实施办法》。省气象局也相继制定下发了《湖北省气象行政许可实施细则》《湖北省气象局行政许可工作管理办法》等9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工作制度,推动了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建设等。目前,省气象局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76%的市(自治州)气象局设立了专门的法制机构,90%的县级气象局依法行政工作已进入当地政府行政服务中心。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湖北地方气象立法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湖北省气象信息共享和使用管理办法》《湖北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湖北省气象服务条例》等已分别被省政府或省人大纳入立法计划和列入立法项目库。受省发改委委托,省气象局启动风能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将依法对全省所有测风塔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保障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人事人才管理制度,湖北省气象部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速。目前,省气象局有正研级高工25人,并首批选拔确认了14名县级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为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改革助力服务社会化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气象局在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开展气象服务,拓展气象为农服务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省气象局抓住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将气象信息纳入农村网格化服务体系,借助政府“大平台、大数据、细网格、细管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农村网格化气象服务。目前,武汉、孝感、鄂州等地已实现气象信息与当地网格化服务管理综合平台的对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农气服务产品可及时由网格员传递到农户和居民手中,网格员也可实时进行灾情收集上报。
  在探索利用社会组织开展气象服务方面,湖北省气象部门通过调查了解农业发展需求和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在全省择优选取了17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5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社会组织培育试点,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机制运行的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体系。
  实践证明,此举实现了气象与农业技术的无缝对接,使气象为农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2014年,荆州区菱角湖农场农技推广人员利用气象信息,结合70多年农业观测资料,研究建立了水稻、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气象灾害指标,并成功运用在今年3月早稻育秧、6月西瓜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中,减免了重大经济损失。
  “推进气象现代化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发展中的障碍和难题。”崔讲学说。(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1月27日一版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庆忠  责任编辑:孙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