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暴雨所:凭栏谁人听急雨
暴雨以及它造成的洪涝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暴雨不仅直接导致洪水泛滥,还会引起诸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性暴雨致灾呈多发、频发趋势。今年汛期,暴雨多次成为“关键词”,甚至在主汛期结束后的10月28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次遭遇大范围暴雨侵袭。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致力于研究暴雨形成机理以及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有这么一个机构,它瞄准暴雨防灾减灾的气象业务服务需求,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这里,就是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以下简称“暴雨所”)。
楚雨还昏云梦泽
——暴雨所怎生于荆楚大地?
今年,暴雨所刚刚乔迁新址。落地窗外,在脚手架的“森林”里,一座座高楼正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拔地而起。“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是一片繁华的都市景象。”暴雨所所长崔春光感叹道,“既然是新区,就应该把暴雨致灾风险考虑在内,要避免患上一些老城区的‘内涝病’。”
为什么要成立“国家级”暴雨所?崔春光说,对于我国来说,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每年因暴雨而伤亡的人数以千计,经济损失超百亿元,加强对暴雨的科学研究,提高暴雨预测的水平,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要求。
那么,暴雨所为何选址武汉?湖北省属于典型的江淮梅雨带,汛期容易出现暴雨洪涝;长江、汉江横贯荆楚大地,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大堤历来是国家防汛重点,暴雨监测预警与预报对防汛意义重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也位于湖北;湖北又是著名的千湖之省,一旦降下暴雨,雨情牵动民生。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湖北气象科研工作者就在暴雨预报及致灾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经验。国家将暴雨所建在武汉,既是因为地域特点,更是看重这里的科研优势。
“苏东坡有诗云‘楚雨还昏云梦泽’,说到底,自古以来,暴雨都是湖北老百姓最关心的气象灾害之一。可以这么讲,无论是成立还是选址,暴雨所从诞生之初,就坚持着‘需求牵引’这一原则。”崔春光说道。
目前,暴雨所主要瞄准暴雨防灾减灾的国家目标和气象业务服务需求,重点探索我国陆地暴雨,特别是江淮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的发生发展机理。同时,开展我国北方暴雨的比较研究,并发展相应的暴雨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全力提高暴雨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水平与对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水光潋滟晴方好
——耕耘十五载 硕果结几多?
如今的气象科研工作早已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科研要与业务相结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调整科研方向,同时,亦要立足大局、放眼未来,潜下心来,对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学问题进行储备性研究。简单一句“需求牵引”,要做好,可当真要下足苦功。
眼下,中国气象局正在推进气象业务与科研结合试点工作,而一直以来,暴雨所就把科研工作的出发点放在业务实际需求之上。“业务需求可以指明科研发展的方向;而科研成果也必须在业务实践中应用,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取得进步,最终产生最大效益。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预报、做服务,都不应割裂开来。”崔春光如是说。
近年来,通过在研项目的认真实施与技术攻关,暴雨所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譬如短时临近预报系统(MYNOS)、地基GPS大气水汽监测准实时自动解算系统、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AREMS)、华中区域中尺度业务模式系统(WRF-3DVAR)、快速循环同化预报系统、短期集合预报系统、流域水文气象实时预报系统等,从构架上看,这些系统覆盖了从监测、分析、预报到应用的暴雨研究的各个领域,从应用服务效果看,这些系统及其指导产品均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
“科研成果与业务结合得越紧密,科研机构的影响力就越强。”这是崔春光凭借多年经验得出的感悟。近年来,在全国许多气象台站,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在全国麦收现场会,都能看到暴雨所科研成果和技术人员的踪影。在“需求牵引”之下,暴雨所的科研水平也大为提升,部分科研成果已纳入国家与区域的业务平台。
2008年以来,暴雨所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90篇,主持与参加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15项,以及国家973、863项目专题6项。
千杖敲铿羯鼓催
——创新体系建设路在何方?
记者走访暴雨所时,正值《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刚刚发布。在崔春光看来,《指导意见》犹如为气象科技工作擂响的战鼓,促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那么,创新体系建设将囊括哪些内涵?崔春光认为,要以气象现代化建设为需求导向,要从深化气象改革中找寻内在动力。具体来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合作发展,这些暴雨所长期坚持的,恰恰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所需要的。
人才培养工作是科研工作的根基。一方面,暴雨所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在技术攻关、项目管理、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系统保障;另一方面,鼓励所外人才(含海外人才)参与科技计划,在暴雨所承担的科技项目中,有一半以上吸收了所外人才(含海外人才)参加,有的甚至担任项目主持人。
此外,暴雨所大力加强现有人员学历培养工作,选派科研骨干赴高校或国外继续深造,同时,鼓励青年创新人才承担项目。暴雨所亦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工作,积极联合大专院校培养研究生。
目前,在全所正式职工53人中,共有博士9名、硕士31名;正研高工9名,副研高工23名。初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而暴雨所组建的 “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发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技术”“暴雨形成机理研究”“暴雨监测技术研究”“流域水文气象耦合关键技术研发”等5个学科团队,更成为进行重点科研攻关的主力军。
“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生命力,创新最忌讳闭门造车。”崔春光如是说。一直以来,暴雨所积极推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多项合作内容被列入中美和中澳政府间气象国际合作协议。至今,该所已连续11年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支持,逐步实现国际合作从量变到质变。与此同时,对外合作方式也改变单一的国外技术引进模式,逐步出现技术输出。2013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出资邀请暴雨所参与一项系统开发项目,而在未来,这种“走出去”的合作方式会成为常态。
此外,暴雨所也与国家、区域、省级科研业务单位开展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工作。2012年9月开始,该所与国家气象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今年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合作备忘录。依托自身平台,暴雨所与部门外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
暴雨所下一阶段的重点科研项目,都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点问题。谈及未来发展方向,崔春光又一次将话题转到“需求牵引”上,他说,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气象科技水平满足气象业务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瞄准需求,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才会获得不竭动力。(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2月2日三版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段昊书 刘庆忠 通讯员 林春泽 责任编辑:孙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