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新闻社前身——国际新闻社旧址
中新社桂林9月8日电 题:探访中国新闻社前身——国际新闻社旧址
作者 杨陈 赵琳露
位于广西桂林市两江四湖核心景区的榕湖之畔,两名施工人员正在对一块3米高左右的石柱进行打磨装饰。古铜色的柱底上刻着几个金色大字: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桂林总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提升桂林市文化品位,桂林官方近日出台了《桂林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总体方案》,在抗战文化名人居住场所、重要文化机构驻地、重大抗战事件发生地等22处建设抗战文化标识,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工。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桂林总社即是前述设立文化标识的地点之一。
1938年,云集武汉的外国记者因得不到正确的战地消息产生不满,国民党当局找到范长江担任战地通讯员。之后范长江受周恩来委托,筹备成立了独立的新闻通讯社——国际新闻社。当年11月21日,国际新闻社总社迁至桂林,正式开始向国内外供稿,国民党军方的前线战况亦通过国际新闻社的名义,译成外文分发给外国记者,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重视。
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徐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登载国际新闻社稿件的,除了重庆的《新华日报》、香港的《华商报》外,还包括国统区的报刊和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乃至非洲等地的华侨报纸,共计150多家,国际新闻社成为当时重要的新闻机构。直至1941年7月1日,受“皖南事变”的影响,桂林总社被迫停止工作。
如今,时隔七十余载,当年的社址已然被绿树草坪取代,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我在这里工作三四年了,第一次知道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响当当的文化旧址。”“60后”的曹军是国际新闻社旧址附近的小区保安,也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他对于桂林抗战历史的记忆,一直来源于父辈日常生活的只言片语中。
据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唐凌介绍,抗战全面爆发至1944年桂林沦陷之前,范长江、夏衍、田汉、欧阳予倩、艾青等大批文化名流来到当时的大后方桂林,通过出版、戏剧展演、写作等各种方式诠释抗战精神,鼓舞民众抗战士气,为中国的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抗战阵地。”
徐健说,到1939年,桂林有报刊及通讯社百余家。“其中,国际新闻社采用多种形式将稿件发至国内外,在传播进步舆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抗日文化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与文化供应社、《救亡日报》在桂林有‘三大进步团体’之美称。”
时至今日,在桂林的闹市街道和著名景区公园分布的抗战文化名人居住场所、文化机构驻地建筑、日军侵略时期的暴行遗址等仍有数十处。
面对桂林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境况,桂林市文物工作队队长贺战武认为,历史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底蕴,底蕴厚重才能为山水增色。“我们要让游客知道,桂林不仅有甲天下的美景,更有厚重的人文历史。”
据介绍,中国新闻社前身即是国际新闻社。1952年,国际新闻社恢复并更名为中国新闻社。(完)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