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新型杂交水稻品种热销海外

24.12.2014  12:39

新华网武汉12月23日电(记者黄艳)巴基斯坦农业顾问委员会官员法鲁克·迈赫迪近日在武汉找到了“红莲型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他激动不已地说:“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我今天才见到培育它的科学家。

主要从事中巴农业项目合作的法鲁克向朱英国提出愿望:希望中国能在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上与巴基斯坦展开更多合作,一起为世界粮食安全作更大贡献。

红莲型杂交水稻是中国新型杂交水稻,目前在应用推广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自2003年推广以来,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累计推广种植1亿亩。

不过,近几年红莲型杂交水稻因其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海外迅速占领市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杂交水稻品种“走出去”的“明星”。

来自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据显示,红莲型杂交水稻比中国其他杂交水稻更适应热带地区气候、土地等生长条件。目前,在巴基斯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和缅甸等国已经成功注册推广。

法鲁克说:“巴基斯坦每年从中国进口约1万吨杂交水稻品种,红莲型已经占到4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头号种子’。

除了东南亚等国,红莲型杂交水稻在非洲也很有市场。

今年,陕西海外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喀麦隆的农业合作项目试种了红莲型杂交水稻的三个品种。从今年的收成来看,三个品种的单产均达到600公斤左右,远高于其他杂交稻品种在当地的表现。

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说,红莲型杂交水稻的优势非常明显,产量高、米质好、适性广、抗性高,还是低耗性品种,所需化肥量少于其他杂交水稻类型,属于环境友好型品种。2009年被中国农业部确认为第三批示范推广的“超级杂交稻品种”。

朱英国表示,今年以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多国农业部门都提出了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愿望,他们希望在科研、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也开展合作。

专家分析认为,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走出去”将带来“多赢”效果:帮助东南亚、非洲等国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供给;有助于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海外推广,提升中国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红莲型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生物遗传资源,有助于选育更好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品种。

程式华说,红莲型水稻的品种比当地水稻品种平均增产20%到50%,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红莲型杂交水稻在这些国家潜在的种植面积达到3770万公顷,其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不言而喻。

40多年来,基础研究我们已经做得很充分和扎实了,现在需要更多的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等加入到应用当中。”朱英国说,在科研协作上,希望国家层面的协同攻关再次发力。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2/23/c_1113751685.htm

(稿件来源:新华网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